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揽尽天下美人风 >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这个不确定因素也存在两种情况,一个变数,即一种情况是吕布念在翁婿之情选择合作,那王允吕布和平共处,共掌朝权,共享富贵;另一种情况是吕布不念亲情,贪恋权力,一山不容二虎,选择不合作,那吃亏最终是王允。
  王允终究是个文人,心中虽有谋略却无力实施。而吕布是武将,还是东汉末年第一猛将,上阵杀敌,下马杀人,都是小菜一碟。
  再说,吕布可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坑爹弑主的小人,前有义父丁原,现有主人董卓,而后会不会有丈人王允,那可不好说。
  丁原、董卓就是王允的前车之鉴。从长期而言,提拔吕布,与吕布平起平坐就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纰漏。可是,智除奸贼董卓的司徒王允竟间歇性神智不清,一时犯了这种低级且弱智的错误。
  而后,王允与吕布先是因从董卓处收缴上来的财物是否拿出来犒赏公卿将校的不同意见而出现隙嫌,而后因王允只将吕布当作剑客,根本没当吕布是自己人而引起吕布的不满。
  以至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并未舍命拒敌,甚至抛下王允,独自带着一家老小杀出武关,离开长安,转投袁术。
  面对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东汉王朝,即便王允再有计策,也无回天之力。更何况王允自身的种种弱点,不管是掌权还是用人都注定是要失败。
  忧心重重的吕布向王允提出了三条非常重要的建议。”
  “哪三条?”
  “一,对新近投降的董卓嫡系胡轸等人,采取强制措施。
  二,将董卓搜刮的财物赏赐给城内军士,以此来笼络人心,凝聚士气。
  三,本着首恶必除,胁从不问的原则,招降城外凉州军团。
  如果王允能够听从吕布的建议,掌控局势、扩大战果,恐怕并不是什么难事。偏偏事与愿违。”
  “不过母妃看很多人认为,王允之所以失败,主要是书生气太足,是个书呆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宇萱摇了摇头道:“一个年少成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十九岁,即为一方大员,四十七岁亲自上阵,领兵平定叛乱。五十六岁周密筹划,一举除掉位高权重的国贼董卓。如此成就,是一个书呆子能做到的吗?”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母妃,当一个人身处高位,最容易暴露本性。面临大事难事,会将个体性格缺陷最大化。此时的王允,恰恰为这句话做出了完美的注释。
  从王允的一生经历看,他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认死理,不搞变通,用老百姓的话说,他是一个很轴的人。
  汉灵帝期间,王允得罪宦官张让,被张让逮捕入狱。碍于王允的名气,张让并不敢对他动真格的,只要认个错便不再追究。没想到的是,王允是个硬茬儿,怎么说也不肯低头。
  后来眼看着就要遭毒手,周边亲朋好友纷纷来劝,甚至有朋友拿着毒酒以死相逼,可王允依旧不为所动。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王允的一生中比比皆是。说实话,这很令人敬佩,也是一种高风亮节。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高风亮节要小心用错地方,因为这种高风亮节,对应的也是固执,刚愎自用。
  在危难时机,需要权变的时候,如果还要坚持这种高风亮节。恐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你说不错,相比之下还显得吕布好像是有一些能耐!”
  “是啊!不过可惜的是针对吕布的建议,王允一条也没听进去。对三心两意的胡珍,不加提防,仍叫统领重兵。同时禁止动用董卓搜刮到的财物,他要把它们封存好,一点点归还给原来的主人。断然拒绝了李催,郭汜的投降,甚至还杀了名士蔡邕,只因为蔡邕听到董卓被杀时叹了一口气。
  王允不知道的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伤害了那些有识之士。还有人在遥远的外围默默观察他。
  凉州人贾诩便是其中的一个。看到王允的所作所为,贾诩清楚的知道,他自己在王允手里只有死路一条。为了保命他,给六神无主的李催、郭汜出了一条毒计,最终导致十多万想活命的凉州部队扑向了长安城。
  城破,降降胡轸立马反水,徐荣战死,司徒王允被夷灭三族,吕布趁乱逃脱。又一场劫难,降临在了长安城。
  董卓被杀的时候,名士蔡邕正在王允家做客,听到消息后,不禁发出一声叹息,王允马上呵斥他道:“董卓是乱臣贼子,杀害幼主,残害忠良,你是国家重臣,世代受汉室恩禄,朝廷危难的时候,你不倒戈,董卓被除,你却替他悲痛,真是汉室的叛徒。”完成义正词严的演讲后,王允就将蔡邕收监,蔡邕博学多才,曾经编撰《汉史》,又作《灵帝纪》、个人列传四十二篇,虽然多数毁于战火,依然有一百多篇文章传世。
  蔡邕还非常精通书法,据唐代张彦远说,蔡邕的书法是神人所授,他后来传给女儿蔡文姬,蔡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王羲之传给王献之,算来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是他的徒孙,当时董卓看中蔡邕的才华,极力拉拢,被拒绝后,便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受命来我这里当官,要么等着灭族,蔡邕一听,哪里敢不来,于是和王允一样,在董卓手下效力。
  蔡邕听到董卓死讯,发出叹息,也是人之常情,谁知这就触怒了王允。当时蔡邕正在编撰《汉史》,就向王允哀求,只要留他性命写完此书,宁愿接受脸上刺字、剁掉双脚的惩罚。士大夫和朝廷有识之士怜惜蔡邕的才华,请求王允网开一面,没想到王允严词拒绝说: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世上多了一部谤书。
  如今要是留下蔡邕,不是又要多一部谤书来迷惑天子,诽谤你我吗?”皇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王允看来居然只是一部“谤书”,人们还能说什么呢?”
  宇萱不禁想到,当一个人现在山峰之巅的时候会迷失自己,那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