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三十八 道不同
  《孟子·公孙丑上》有言,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同时从古至今,无数人对以身殉道都非常的推崇,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少。
  在普世价值观里面,大家对这样的人都非常的尊重且敬佩。
  邹元标就是这样的人,他捍卫着自己的道,甚至愿意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与邹元标一样的还有高攀龙。
  天启六年二月,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龙仅被罢官,必欲除之。
  于是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的奏本,诬告高攀龙、周起元等七人贪污。朝廷派遣缇骑前来抓捕。
  三月,高攀龙整冠束带前去拜谒先贤杨时的祠堂。回家后与弟弟高士鹤及门生赏花于后花园池畔,谈笑自如。
  此时有人前来禀告周顺昌已被逮捕,高攀龙闻言神情泰然,笑说:“我本视死如归”。
  他归家后与夫人谈笑如常,没有异样。老高将亲笔书信交给两个孙子,交代他们翌日递给校官,而后闭门遣散诸孙。
  不多时高攀龙的儿子们(发觉异样)前来探查,发觉高攀龙已自沉于池塘,时年六十四。
  子孙们打开高攀龙的信,其上乃是遗嘱,上面写着:“我虽被罢免官职,但过去曾是朝廷大臣。大臣不可以被侮辱,因为大臣被辱等同于国家受辱。我现在只有恭敬的面北叩首,以效仿屈原的遗愿。皇帝的恩泽未能报答,只愿来世再报。臣高攀龙绝笔。希望使者带去这封信向皇上复命。”
  道之所存,虽百死其尤为悔矣。
  这话说的就是高攀龙这样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坚持他们的道。
  的确让人感佩,的确让人感动,此时朱由校想到得却是另外一句话,这句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
  你在践行你的道,捍卫你的道,为此你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在践行我的道,捍卫我的道,为此我也不惜付出我的生命。
  朱由校忽然觉得古人的智慧很深沉,这也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些事情。
  武士道是不是道?那些日本fas.ces践行的是不是他们的道?
  为了他们的道,他们可以慨然赴死,可以切腹自尽,可是他们的道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抬起头看向邹元标,朱由校觉得自己找到了症结。
  东林党之中或许有忠正之士,或许他们不贪污,或许一心为国,可是他们道就是错的。按照他们的道治国,大明不会强盛,大明也不会中兴,只会急速地衰落!
  想明白这些,朱由校就笑了。
  杨涟等人带头攻击熊廷弼,认为熊廷弼虽然于国有功,但是于国也有过,这就是在捍卫道统。
  在道统面前,一切都是浮云。道统是第一位,什么都没有道统重要,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邹爱卿的话,朕会好好想一想的。”朱由校看着邹元标,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一副严肃的模样。
  等到邹元标走了,朱由校转头看向了陈洪,伸手轻轻敲打着轮椅的扶手,悠悠地开口说道:“和上一次一样,就说邹元标请奏复考成法。”
  陈洪一愣,又放消息出去?这是不是太阴损了一些?
  可是陈洪又不敢谏言,只能连忙躬身去办了。
  朱由校也知道这事不能经常干,这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干了。
  当然了,这两次放风出去也是有目的的。
  高攀龙那里,朱由校是想看看谁会上题本弹劾高攀龙,谁会上题本请奏严惩李如祯。
  相比较起来,李如祯案就没那么重要。即便是三法司那边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不同意,他们一样没办法,自己可以随时将案子再一次打回到东厂重审。
  这一次的消息就更简单了,朱由校需要找到支持自己政策的臣子。
  无论是他们是忠是奸,是东林党还是其他的党派,只要他们支持自己的政策,那么自己就用。
  朱由校看得很清楚,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浙楚党,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方从哲当内阁首辅的时候,朝廷有几个大问题。
  排在第一位的是地方饥荒。由于小冰河时期开始,地方多处灾荒。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大明又开始出现下层骚动。
  对于这件事情方从哲的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发内库帑银,也就是拿皇帝的私房钱拿出来赈灾;
  第二点则是开仓,急发通仓米数万石,以分赈邻近处所,但这一条往往因为地方官员的贪污而收效不佳;
  第三点则是免税停征,说白了就是免税;
  第四点补地方官吏。
  这些主张看着眼熟不眼熟?
  基本上和东林党一个套路,他们之所以争,不是路线之争,而是权势之争,是利益之争。
  谁在位,谁得利,谁在位子上,谁的人就多。不说其他的,谁在位,谁能贪污的银子都多。
  为什么总是在争夺辽东?因为辽东每年烧到大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
  辽东就是一个大油库,谁把手伸进去都能够攥一手油,怎么能不争?怎么能不抢?断人财路犹杀人父母,怎么能不拼命?
  至于主张和政策,东林党和齐浙楚党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利益和诉求也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限制皇权,我们说了算,限制税收,我们不交税,皇帝多发点内帑,让我们多贪污一点。
  除了谁在位好处归谁之外,毫无区别。
  朱由校这一次放出这个消息,为的就是搞臭邹元标,让他自绝于东林党。
  当然了,这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可以让他辞官,把位子让出来。
  在朱由校看来,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子太重要了,自己需要都察院就需要在这个位子上安排上自己的人。
  另外就是自己需要知道有谁没有士人的底线,愿意跟着自己干,哪怕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都没有关系。
  只要他愿意支持自己复考成法,自己就提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