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四章 新城归附(上)
  大业九年的九月,新城。
  随着平壤城陷落和渊太祚兵败越喜地的消息先后传来,新城里的高句丽人也宛若大厦将倾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攫欝攫。平壤的陷落和渊太祚的兵败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他直接导致城中守军的士气降到了冰点,失去了斗志。新城之中,自上到下,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惴惴不安,忧心忡忡,为了一条命而日夜焦虑。
  安达儿虽然是高句丽高门大户出身,又身居高位,可谓是世受国恩,但他并没有为了高句丽殉葬的觉悟和决心。
  此时此刻,安达儿很清楚虽然他坐拥四万强兵,坚守新城,兵精粮足,看起来实力强大。但孤军困守新城,全无外援,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若是心存死志,那安达儿自指挥部队与隋军死战便是。
  可被隋军屈辱地砍下脑袋,然后妻子、小妾在隋军身下呻吟,这是安达儿万万不能接受的。
  困守孤城没前途,摆在安达儿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放弃新城,率军突围,另一条便是以四万军队和整个新城为筹谋,向隋军投降。
  可安达儿思虑再三,却是不敢下决定。
  若是突围,愿意跟着他的部队不知道有多少,况且无论是向扶余城方向还是国内城方向,沿途都有重重隋军围困,能否突围成功,安达儿全无把握。城战尚且没有把握,若是野战,那就是白白送死了。
  但若是向隋军投降,也是不现实的。
  他们和隋军本就不是一族人,双方打生打死,整整三年,双方不知累积了多少仇恨。现在他们到了绝境向隋军投降,隋军能相信他们。
  况且高句丽人在这方面的名声也是烂到家了。
  况且一旦投降,便是身不由己。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放下兵器的他们,就是被隋军屠杀殆尽也是可能的。
  在安达儿看来,不到万不得已,这条路是不能走的。
  两条路皆不能走,安达儿陷入了为难的境地。
  城中人心浮动,为难的不只是安达儿一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都是这两条路,如何选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一念之间,天堂地狱,马虎不得。
  下面的小兵似乎还有第三条路,放下兵器,成为一个普通老百姓。
  隋军重视宣传,一路走来,并未在辽东对异族进行大规模的屠戮,因此有个善待各族的名声。
  众人都是大头兵,本就多是被强征来的,此时放下刀枪便有可能逃得一命,谁还愿意在在新城之中等死。
  不少人三五成群,丢下兵器,开始逃亡。
  刚开始还是几个几个的,后来便是大规模的逃亡。负责守卫城墙的士兵逃亡最严重,很多都是一部一部的越墙而逃。
  眼看逃亡成风,安达儿下令对逃亡之人重处,但依然无济于事。
  #21434#21437#32#22937#20070#33489#32#109#105#97#111#115#104#117#121#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逃亡之风使得城中的人心更加动荡,就连那些患得患失的将领也纷纷寻找前路。
  安达儿的心腹将领宁祖和赵仁基二人有心劝安达儿投降,尤其是赵仁基,早就和隋军秘密联系上了,就是因为担心宁祖性子比较直,藏不住话,就没有给他交实底。
  谁曾想宁祖也准备投降。
  二人都互相瞒着,结果宁祖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跟安达儿全吐了出来。
  安达儿当时一听,勃然大怒道:“你想造反吗?!”
  宁祖一个激灵,不敢再说话,从此,再也没有了投降的念想。
  此时从朝鲜战场返回的数万军队,也到达抚顺城,然后渡河,开始对新城进行包围。患得患失的安达儿既想着突围,又不敢突围,眼看隋军在城外深挖壕沟,布置阵线,但什么也不敢做,最终失去了突围的机会。
  黄明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猜测着安达儿的心思,最终判断安达儿有心投降。这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安达儿在新城负隅顽抗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何人不畏死,他之前再是和隋军打生打死,到了生死关头,也是可能投降的。
  人皆畏死,人皆侥幸。
  于是黄明远便写信给张文远、蔡知运二人,希望他们尽可能的避免进行攻城战斗,减少伤亡。若是可能,最好迫降安达儿。
  这给了众人一个新思路。往常不是没有主动投降的高句丽军队,如巴彦、高建庄、孙代愔等人,但都是被动受降,但主动劝降高句丽人还没有前例。
  不少人都觉得这样不妥,高句丽人是敌人,除恶务尽。
  罗艺更是宣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其费心费力招降这些人,然后还得严防他们反水,不如攻进城去,将城中的高句丽人全部杀光,一劳永逸。”
  罗艺的建议代表不少人的心声。
  张文远到了抚顺,原本主持军务的史祥自然靠边站。这几年的冷板凳倒是让史祥识趣了不少。
  此时史祥主动站出来反对,他认为卫公建议劝降,那就必须以劝降结束此战。再说冬天快要到了,攻城难度势必加大,若是新城久攻不下,必然影响接下来的战争布局。
  张文远也觉得这思路可行,之前双方各为其主,而且安达儿也没有和隋军进行什么血战,仇怨不深,完全可以策反。
  徐虎子更是认为,从安达儿几次主动撤退、避战可以看出,安达儿并不是一个死硬分子,一心的小聪明,充满了算计,擅长明哲保身。在隋军强大的压力下,是绝对有可能投降的。
  最后张文远力排众议,定下劝降的决意。
  进行劝降,派谁去也是个难题。若是安达儿出尔反尔,派去劝降的人怕是会有生命危险。
  这时张文远想起了一人,归义右军的将领安殿宝。此人前去新城劝降安达儿,最是合适。
  巘戅妙书苑戅。安殿宝是姜以式麾下大将,当初随着姜以式在辽东突围之时,被大水淹个半死,最后被隋军所生俘。
  侥幸未死的安殿宝被押送到抚顺的煤矿做工。在这里,他的坚持与荣誉一点一点被践踏干净,最后只剩下一具肉体。
  后来归义军在白岩城之战中伤亡极大,黄明祯便从做工的俘虏之中抽调人手,补充两军的实力。而安殿宝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补充入归义右军。
  安殿宝毕竟是将领出身,也是高句丽少有的勇将,因此作战勇敢,屡屡升迁,现在已经是高建庄麾下的大将。
  而安殿宝本人也已经彻底投降,原先为之奋斗的都已经成了泡影,现在有机会死中求活,还能成为隋人,这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张文远将安殿宝招来,向他说起劝降安达儿的任务。安殿宝欣然领命,一个人秘密前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