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 第171章 杨广薨,天下乱 (2)
  “秦老,这杨广为何要和宋太宗学习?”
  石开纳闷不已。
  在他看来,这两人半斤八两,都喜欢瞎操作,搞得自己灰头土脸。
  秦明道:“你不觉得赵光义遇到的局面和杨广很相像么?”
  “还真是!”
  石开反应过来。
  赵光义和杨广真的很像,二人得位都有些不光彩。
  杨广有杀兄,杀父的嫌疑。
  赵光义也有“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
  杨广有征伐高句丽失败的失利,赵光义也有高粱河惨败的经历。
  那为何赵光义却挺住了呢?并且之后,宋朝坚挺了三百年。
  千万不要把宋朝坚挺三百年当作是理所当然的,在宋朝之前,五代十国征伐不休,没有一个王朝能挺过三十年。
  隋朝和宋朝类似,隋朝之前是五胡乱华,也是征伐不休。
  宋朝夺得是柴氏江山,隋朝夺得是宇文氏江山,二者都是欺负孤儿寡母。
  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也是隋朝第二个皇帝。
  赵匡胤给赵光义留下了一个好家底,杨坚则留给杨广一个盛世。
  那么为何赵光义将宋朝延续,杨广却将隋朝家底败光呢?
  秦明回答道:“赵光义雍熙北伐,全国精兵猛将尽出,动员70多个州的丁壮保障后勤,损失惨重,国内矛盾尖锐,民望降到了冰点。”
  “但他迅速调整国策路线,以开国宰相赵普坐镇中枢稳定局面,不再北征,专注对内,虽然有川蜀王小波、李顺大起义的威胁,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可惜杨广不是赵广义,一再犯错,直至败亡。”
  石开也是唏嘘不已,赵光义的牌还没杨广好,但他却能稳住局面,相比起来,杨广太差劲了。
  赵光义被称为太宗,杨广被称为隋炀帝,这是对他们的盖棺定论。
  赵光义失败了,也成功了,所以被称为太宗。
  杨广身死国灭,失败者将会被永远的定在耻辱柱上。
  儒生们也为杨广吵翻了,有人认为他雄才大略,“炀”这个谥号太过了。
  “成王败寇,谁让他失败了呢,失败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这话说的,书中的诸葛亮还失败了呢,不妨碍他千古流芳。”
  “杨广拿什么和武侯比,杨广嫉妒贤能,谁的诗词比他写的好,他就把那人杀了,杨广贪图享乐,为了游幸江都,修运河,造龙舟、楼船。”
  “杨广骄奢淫逸,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
  “杨广挥霍浪费,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杨广滥杀无辜,杨玄感败亡后,杨广下令追究,杀了三万余人,并且籍没这些人的家人与财产,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杀的。杨广还流徙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洛阳时,曾开仓赈给百姓,杨广命人将接受米的人都坑杀在都城以南。”
  “杨广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军之所以不绝,就是因为他的恐怖政策,把抓获的人都杀死,却阻止不了更多农民起义的出现,反而使更多的人民参加到农民起义军中去,所在蜂起,官军不能讨,以至隋亡。”
  “相反武侯,大权独揽,却无二心,忠君报国,以报答先帝之殊遇,一生节俭,两袖清风,一家殉国,没有一个贪生怕死。”
  “悠悠青史铸丰碑,武侯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拿杨广和他比,简直是侮辱他。”
  儒生们争论不休,有人觉得杨广是圣君,只是生不逢时,有人则觉得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昏君。
  “杨广纵有千般不是,他修建运河,创立科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书中有言,科举乃是文帝在开皇七年始创,开创者乃是文帝,并非隋炀帝。”
  “而且杨广的科举没有做到允许投牒自进,也没有考试黜落法,没有打击门阀贵族阶层的作用,与之前相比,隋朝没有增加削弱门阀贵族的作用,更没有为寒门、平民开辟新的仕途通道。”
  “至于大运河,炀帝以前,如夫差,曹操、邓艾、桓温、刘裕,孝文帝,对河、淮交通,均尝施力,炀帝以后,想必诸朝,亦须时常浚汴,始能利用,充其量,炀帝不过加工较完满之一员。”
  “运河从春秋时期开始修建,每朝每代都在修,不是杨广一个人突然一肩挑起硬是干挖出整个河道,杨广修建的运河,是在各段河道基础上将他们连起来。”
  “修运河这个修,当然好啊,每朝每代都在修啊,从春秋到到后来,一直在修,怎么不好,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人修,偏偏杨广被骂了,这是有原因的。”
  “对了,杨广他爹杨坚也修了运河,也就是广通渠,为何杨坚没人骂,还开创了一个盛世,因为杨坚把人当人看。”
  “徐乐在他的新书神雕侠侣中记载过,唐宋都有疏通运河之功,后世更是有元世祖忽必烈挖了名传后世的京杭大运河。”
  “夫差,曹操,邓艾,刘裕都挖了运河,他们都没拿来吹,因为他们建立了不朽的功业,我相信元世祖忽必烈也不会拿京杭大运河来说事,因为他的功业太多了。”
  “杨广什么功业都没有,没有顶尖硬货,其他都吹不了,只能吹吹大运河。”
  “再者说了,炀帝挖运河是为了享乐,是建立在累累尸骨之上的。”
  “据统计,杨广为挖运河,动用上百万民力,曾经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就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
  “他挖运河,纯粹是为了游玩,他曾三次坐船通过大运河到江都巡游,他乘着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层的大龙舟。”
  “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别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首尾相望,绵延二百多里,仅在岸上拉船的纤夫就有十万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场面壮观异常,这只是白天。”
  “到了晚上更是热闹,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杨广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观赏着两岸被铺天盖地的灯笼照到的风景。”
  “他不但享乐无度,而且还扰得百姓不得安宁,在他经过的地方,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要么奉献食物要么奉献人头,许多百姓被搞得倾家荡产,全是为了保住性命不得已而为之。”
  “除此之外,他还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要不然天下怎么会有三十六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大家都活不下去了。”
  “如果这样的人被称为圣君,我愿你回到隋朝,成为他治下的子民。”
  《大唐》继续连载,杨广一死,无数人弹冠相庆。
  “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时人对他的评价,太狠了。
  杨广纵有千般不是,他也是一国之君,他要是活着,隋朝就还在,他一死,各种野心家就出来了。
  无数人谴责宇文化极。
  李密:“卿本匈奴皁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室厚恩,富贵累世,至妻公主,光荣隆显,举朝莫二。”
  “荷国士之遇者,当须国士报之,岂容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因众叛,躬行杀虐,诛及子孙,傍立支庶,擅自尊崇,欲规篡夺,污辱妃后,枉害无辜?”
  “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容,人神所莫祐,拥逼良善,将欲何之!”
  窦建德谋臣孔德绍则说:“宇文化及与国连姻,父子兄弟受恩隋代,身居不疑之地,而行弑逆之祸,篡隋自代,乃天下之贼也。”
  读者们都傻眼了。
  “你们这些反贼,还有脸说宇文化极?”
  “宇文化极估计心里也在纳闷,你们哪来的脸说我?”
  “李密和窦建德估计在内心里都感谢宇文化极将杨广杀了,杨广不死,他们如何崛起?”
  武曌道:“我就知道,宇文化极走了一步错棋。”
  杨广虽昏庸,却是你的主公。
  弑君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
  宇文化极你杀杨广的时候是爽了,后续怎么办?
  天下人都不服你,你又没那个实力压服天下。
  因为你弑君,也没人愿意归附你。
  你应该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呀!
  司马氏当年之所以敢弑君,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绝对的权利,你宇文化极何德何能敢这样做?
  就算是司马氏,也为自己的弑君付出了代价。
  另一位野心家登场,李渊发檄文要立杨侑为国君,说尊杨广为太上皇。
  “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秦明赞同李渊的做法。
  李阀的做法非常聪明,虽然发布檄文说隋炀帝昏庸,要另立杨侑为国君,但还是说尊杨广为太上皇,他的表面功夫做的非常的足,对杨广非常的恭敬,这样就很顺天民意。
  双龙遇到杜伏威,三人促膝长谈。
  “宇文化及也不照照镜,他武功有余,声望却不足,那昏君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杨世充便拥立越王杨侗作傀儡皇帝,这时代兵权在谁手上,谁就可控制大局,否则纵有盖世武功,亦不外是一个卓的武士或刺客而已。”
  “李渊算什么东西,不过犬父却生了李世民这个虎,先后用诈,骗得突厥和刘武周不攻太原,使李阀无后顾之忧,以奇兵大败宋老生,攻克长安,捧了代王杨侑为帝,差点把李密气死。”
  “现在隋室名存实亡,其后人虽纷纷被奉为帝,只是回光反照,闹一阵后就要完蛋了。有志以一统天下为己任者,此正千载一时之机,环顾天下,除李密外,谁人能与我杜伏威争锋。”
  “李密想当皇帝,宇文化及想当皇帝,窦建德想当皇帝,李渊虽无胆但亦想当皇帝,人人都想当皇帝,但我杜伏威嘛!只是怕负了一身武功,不甘寂寞吧了!”
  这一番话让读者们热血沸腾。
  “杨广一死,天下群龙无首,这个国家要乱了!”
  “当年曹孟德煮酒论英雄,现今杜伏威大话天下。”
  “老杜豪情万丈。”
  “寇仲要是得了杜伏威帮助,必能一统天下。”
  ……
  所有读者都热血沸腾,杨广一死,天下大乱,正是英雄崛起之机。
  “李渊占据长安,南有瓦岗军兵困洛阳,两京告急,江淮有窦建德、杜伏威、李子通等辈亦群雄并起!”
  “好一个大世争锋的景象!”
  徐文看的热血沸腾。
  “太真实了,这一切都太真实了,就好像历史上真的有这些历史人物一般。”
  “这段历史好像是真的是的,真像是看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似的,连皇帝都死了,接下来群雄争霸。”
  “李密,杜伏威,李渊,王世充都是响当当的人杰,他们最后谁能夺得天下?”
  “将王朝争霸与武侠结合在一起,徐乐真是人才。”
  “统一天下的肯定是寇仲,这还用说么?”
  “只要寇仲认杜伏威为爹,再娶了宋玉致,成为宋阀女婿,这天下谁人能挡?”
  “你获得了一百两银子!”
  “你获得了一百两银子!”
  “你获得了九节荡!”
  徐乐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提示音?
  “九节荡?”
  徐乐想起来了,这是李子通的功法,名列奇功绝艺榜的存在。
  “咦,这一招还挺神奇。”
  徐乐有些惊讶,他起先对九节荡不太在意,毕竟李子通在《大唐》中存在感不太强,没想到他的功法还不错。
  九节荡这一招能够增强人的出手速度,不仅如此,这一招还能够将几股劲力蕴含在一起迸发而出。
  这一招“九节荡”对徐乐的帮助极大,这让他以后的出手速度加快,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其融合进自己的武学中。
  比如以后他使用《降龙十八掌》的时候可以一连拍出数掌,快如闪电,并且一掌接着一掌融合在一起,那爆发出的威力绝对是惊人的。
  同样的,也可以把“九节荡”的奥义融合进剑法里,这样会使得“独孤九剑”更加的快如闪电,并且能够将剑招汇聚在一处,威力更甚。
  徐乐对这招非常的满意,这也更加坚定了徐乐融汇百家功法的决心,每一种功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能够把这些独特之处融合在一起,那么总有一天徐乐将再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