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 第212章 侠之大者!
  当心怀鬼胎的杨过和不设防的郭靖睡在一起时,所有读者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杨过会杀郭靖么?
  郭靖会死么?
  这两个疑问充斥在他们的脑海之内。
  “好紧张呀,郭靖应该不会死吧?”
  徐文看到这部分剧情时手心捏汗,他生怕杨过做出大逆不道之举,杀死郭靖。
  “徐乐应该不敢把郭靖写死,毕竟郭靖的人气很高,要是把郭靖写死,他会被读者骂死。”
  陆武喃喃的道。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
  徐乐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连牛头人情节都敢写,还有什么情节是他不敢写的?
  “忽必烈不会因此崛起吧?”
  秦明猜测道。
  本书中的蒙古骑兵横扫天下,唯有宋朝靠着襄阳这座坚城可与之对抗。
  襄阳之所以能坚守,郭靖功不可没。
  一方面他武功盖世,另一方面他精通兵法,有他镇守,襄阳才固若金汤。
  郭靖若死,天下再无人可抗衡忽必烈,到那时,家国破碎,南宋覆灭,蒙元入主中原,建立史上第一个异族王朝,忽必烈顺理成章的成为元世祖。
  若这一切发生,杨过就成了千古罪人!
  徐乐敢这么写么?
  秦明不得而知。
  要是换作其他小说家,秦明敢打包票,他不敢写这样的情节。
  徐乐的话,他不敢打这样的包票,这人连龙女被牛头人的情节都敢写,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书中郭靖一面解衣就寝,一面说道:“过儿,眼前强虏压境,大宋天下当真是危如累卵,襄阳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万百姓便尽为蒙古人的奴隶了。
  “我亲眼见过蒙古人残杀异族的惨状,真是令人血为之沸。”
  杨过听到这话,想起途中蒙古兵将施虐行暴诸般可怖可恨的情景,也不禁咬得牙关格格作声,满腔愤怒。
  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
  “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
  “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这一番说诚挚恳切,杨过只听得耸然动容,见郭靖神色庄严,虽知他是自己杀父之仇,却也不禁肃然起敬。
  他答道:“郭伯伯,你死之后,我定会记得你今晚这一番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徐文浑身一个机灵,整个人都战栗起来。
  “说的太好了!”
  “如果说郭靖在中只是侠之小者,那在中就是彻底的进化为了大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到了这里,郭靖的完美形象算是彻底树立起来,即便与本书男主角杨过并立,也丝毫不逊色。”
  “不是不逊色了,郭靖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杨过。”
  “郭靖的伟岸愈发衬托出了杨过的卑鄙,他竟然为了一己之私要杀掉郭靖,他难道不知道郭靖死后,无人能再阻止蒙古军队入侵,到那时蒙军南下,生灵涂炭。”
  “也不能这么说,杨过心底认为郭靖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他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管他甚么襄阳城的百姓,甚么大宋的江山?杨过受苦之时,除了姑姑之外,有谁真心怜他,世人从不爱他,他又何必去爱世人?”
  “对啊,人都是自私的,寇仲的那句话说的就很好,五胡乱华又如何,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许多人读到这里,心生感慨,郭靖与杨过的这段对话,可以说让整本书升华了。
  郭靖的这几句话平实无比,却让人心生震撼。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大侠,应该是为家国,为人民做贡献。
  只这一句话,让郭靖的形象更加的伟岸了。
  在的时候,他对成吉思汗说出那一番英雄之论,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
  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只因杀戮过多就不是英雄?
  按你这么说,那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也不是英雄?
  自古以来帝王成就伟业,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血腥,就连你郭靖当初西征时,手上不也沾满了血腥,你不杀百姓,但敌方将士,不照样有许多人死在你的奇谋妙计之下?
  但等到这一章“侠之大者”出现,那些质疑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无他,郭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他真的做到为百姓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在这一章中,那些上位者眼里的蝼蚁,泥腿子,不值一提的百姓,被蒙古军队逼着攻城的时候,郭靖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不计个人生死,单枪匹马冲阵,一人力敌千军。
  他在用实际行动向读者证明,他是真的在乎民众,在乎到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死。
  若是郭靖只会耍嘴炮,别人自然可以质疑他,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表里如一,其他人便没有资格再怀疑他。
  “言行如一,郭靖可称圣人!”
  秦明非常欣赏郭靖,郭靖一生都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做到了知行合一。
  圣人论迹不论心,哪怕郭靖心里有小九九,但只要他做的事情是好的,他就是圣人。
  “道儒之争,有趣有趣!”
  武曌明白了徐乐写这一段情节的真意。
  在这部小说中,郭靖象征的是儒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过象征的是道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甚至肆意妄为。
  郭靖对杨过说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他,还不如说是理念之争。
  很明显,杨过被郭靖感化了,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也许不久之后,他就由道家改换门庭,成为儒家之人。
  “这么隐秘的点都被我发现了,看来没有人比我更懂徐乐……”
  武曌显得非常得意,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徐乐。
  “郭靖他现在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达成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厚积薄发……”
  魏得禄感慨道。
  起初,郭靖只是听从母亲的教诲,跟随江南七怪学习武功,想着长大以后为父报仇。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渐渐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他励志做一个像洪七公一样只杀恶人,不杀好人的侠客。
  再后来,他见识到蒙古军队残暴,又在岳飞的遗书之中理解了“精忠报国”的理念。
  自此,他整个人发生了蜕变,从小侠向大侠蜕变,到了神雕时期。他终于确立了‘为国为民’为终生目标。
  郭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三十几年的积累一朝爆发,他一跃成为名震天下的郭大侠。
  “郭巨侠!”
  这是魏得禄对郭靖的定义,他觉得大侠两字已经定义不了郭靖,巨侠两字才堪堪配的上他。
  “没有人比我更懂徐兄,更懂郭靖!”
  魏得禄有些自鸣得意的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像是惊雷一般响彻在所有读者的脑海之内,振聋发聩。
  这句话迅速在三星城流传开来,许多武林人士都在讨论着这句话。
  “朴实无华的郭靖说出这样的话,让人信服。”
  “是我狭隘了,大侠不是争勇斗狠,而是为国为民。”
  “郭靖乍看平平无奇,武功会的也不多,其实他是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前半生的积累一瞬间爆发,让他完成蜕变。”
  “郭靖看上去迂腐,坚守的道德规范也是很基本的几项传统美德,守信,守义,知恩图报,让人敬佩的的是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理念,做到了言行如一,是真正的圣人。”
  “郭靖的风采完完全全的将杨过给盖住了,他的精神境界伟岸无边,以至于杀父之仇的杨过都抑制不住对他的钦佩。”
  “什么是大侠,郭靖就是真正的大侠,除他之外,没有人称的上这个名号。”
  “你获得了花间十二支。”
  “你获得了艳阳刃法。”
  徐乐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提示音,这两门功夫都不错?
  花间十二支乃是花间派最高武技,花间派规定传人在二十八岁前都要挡过师傅以花间十二支的全力出手,否则便要以死殉派。
  艳阳刃法
  西突厥国师云帅配合自己绝世轻功所创的一套快攻刀法。名为“艳阳”,意即阳光般的刀法,像天上的艳阳那样君临大地,普照天下,灿烂光明,无可抗避。
  整套刃法由一千零三式组成,每出一招,均有特别的心法、身法和步法配合,犹如万卷金芒,水银泻地,无隙不入。
  最特异处是每提一口真气连续施出十刀,然后才换气,所以刀法迅疾,宛似阳光,纵使对手功力比他更深厚,也要因速度比不上他而败亡。
  “花间派的功夫招式很帅,可以研究一下。”
  徐乐说的是事实,在中花间派的传人都潇洒无边,迷倒万千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