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锦衣 > 第五十二章:愿者上钩
  杨欣看着那巨大的横幅,一时有点懵。
  行进在这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又走几步,便又可看到一个个的巨大横幅。
  “一铺在手,三代不愁。”
  “财富洼地,值得拥有。”
  “小小柜台,子孙福祉。”
  “百年基业,一铺相传。”
  “……”
  这……是要干啥?
  杨欣看着那张家孤零零的铺子……不是只有张家的铺子吗?这左右……都是不毛之地啊,都长满着杂草。
  只是……这一个个横幅中的话,或许放在后世,肯定是要被人砸破狗头的。
  在后世,人们常说的是一铺毁三代啊。
  谁买商铺谁XX。
  可在这个时代,这一行行字,或许对于寻常的百姓而言,没有什么触动。
  可对于杨欣这样做买卖的人,却好像魔咒一般,一下子打开了他的心扉。
  等他继续前行,终于到了一处阔地。
  这清平坊实在是不毛之地,不但荒地多,即便有建筑,那也是低矮和破败。
  就在这么个荒凉的地方,此时,已有王程和邓健带着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兄弟在此维持了。
  他们摆开了阵势,围成人墙,而后一个个迎接宾客,检查每一个人的请柬。
  等杨欣拿出了请柬,验明正身之后,穿过了人墙,便发现,这一大片阔地,倒是很像是一个晒谷场,偏巧就在这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一个个长条凳子。
  就这么个露天的地方……
  宴客?
  还特娘的发请柬?
  杨欣见过不要脸,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三三两两的,许多商贾都已到了。
  等时辰一到。
  另一边便听一个年轻的百户官,穿着钦赐的麒麟服,在那嚷嚷:“人都到了没有,来,唱个名,看看有谁没有到,将没到的人都记下来。”
  “好呢。”有人回应。
  杨欣:“……”
  他很庆幸,自己来‘赴宴’了。
  果然,这些人开始唱名,接着很认真的开始记录。
  那位九千岁的密友,似乎和人在嘀咕着什么,让杨欣心惊胆战。
  终于,唱完了名,便有人开始拿着托盘,托着一盏盏茶水来。
  这里没有桌子,只有长条凳,而且还是三四个人挤着一条长条凳上的那种。
  商贾在这个时代,虽然身份并不高,可好歹也是有钱人,如今这般的狼狈,心里都略有一些不满。
  可没办法,人家是九千岁密友。
  忍着。
  茶是粗茶,至少在杨欣这样的人看来,这茶水和馊水没什么分别。
  可现在他实在是饥渴难耐,说好了是请他来吃饭的,肚子是空着来的啊。
  于是,只好捏着鼻子将茶喝了。
  这时,便听那年轻的百户道:“来来来,将这资料都分发给诸位贵客。”
  资料……
  一份份资料分发下来,杨欣打开资料,低头一看,洋洋数千字,从导言开始,先说内城的铺子如何稀缺,又说东市和西市的铺子在当年如何火热。
  紧接着……
  卖铺子……
  杨欣眼珠子一瞪,快掉下来了。
  铺子呢?
  没看到铺子啊。
  再一看价格,他觉得要疯了。
  一丈见方,上等铺居然要一百五十两银子,而中等竟也要一百两,下等则为五十两。
  这一丈见方,放在后世,也就是十平米而已。
  也就是一个门脸大小。
  这不是抢吗?
  这价格,虽比东市和西市的价格要便宜了不少。
  可这儿是什么地方,是清平坊啊,清平坊这地方,狗都嫌。
  商贾们都只看着资料,却都闷不吭声。
  张静一却满面红光,高声道:“诸位现在在东市和西市的买卖,都一落千丈了吧,为何呢?实不相瞒,这客流,现如今大多都到了清平坊。现在生意已是回落,将来更加如此。”
  这话……其实说出来,大家是有些不相信的。
  东市和西市,毕竟是京城两大最热闹的市场,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城开始,就从没有没落过。
  只是……
  张静一一番话,却没来由的让杨欣这些人的心里,有些烦躁和不安。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番话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却是后世最流行的手法……贩卖焦虑。
  但凡是杨欣这样的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焦虑感,这种焦虑来源于对于自身地位的安全缺失,他们越是有钱,越是担心自己的财富守不住,担心将来产生什么变故,他们毕竟不是寻常的百姓,只需关心明日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
  而张静一这简洁有力的一席话,某种程度,却将这种焦虑放大了。
  是啊,假若当真没落了呢?未来怎么办?
  张静一感慨道:“这清平坊的客流,诸位是看过了的,实不相瞒,这里客流太多了,未来还会增加,来的人……都是来买棉布的,可……来都来了,怎么不想买一点别的?诸位,我只好摊牌了,若是大家耳目灵通,只需去打探一二,在这儿,近来吸引了不少的货郎,这些货郎,只是沿街叫卖,你们猜,他们的买卖好到什么地步?前几日,我亲自查过,一个卖炊饼的货郎,一个月下来,纯利竟高达十三两银子,这些……大家都可以去亲自打听。可为何他们有如此巨大的纯利呢?无他,只是因为……这里有人,都是持币而来的人,人来了清平坊买布,就会口渴,就会饿肚子,就想买点什么东西,填饱自己的肚子,也会偶尔四处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货物,需要采买的。”
  卖炊饼,一月纯利十三两,还只是个货郎。
  这一下子,人们开始窃窃私语,他们也不知张静一的话是真是假。
  可一路来的时候,他们确实看到了许多货郎,沿街叫卖,生意似乎都很好。
  “所以,我张家推出商铺,这些商铺,都是近邻张家的铺子,将来诸位若是买了,便可做各自的营生,有了人流,还怕将来没有生意?诸位可瞧好了,先来先得,若是踟蹰不决,到时过了这个村,便没这个店了。”
  杨欣稍稍有了一点动心。
  许多人开始交头接耳。
  “卖这么贵,还不如加点银子,在东市买呢。”
  “我看……此人巧舌如簧,不像好人,真有好处,何须将铺子卖给我们?”
  虽然大家依旧还是不信,可内心深处,却还是隐隐有些动心。
  张静一似乎一点也不急,此时不急不躁地继续道:“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诸位来之前,我已和东胜行的东家谈妥了,他们东胜行,已订购下清平坊五十见方的一处上等旺铺,届时……东胜行便要在这里,开一家新店……”
  此言一出,嗤之以鼻的人,顿时开始哗然起来。
  东胜行?
  这东胜行可是京城里买卖做的最大的杂货铺,东胜行的东家在东市和西市的能量可是不小。
  他们……居然也要在此开分店了?一来就直接下定五十见方?
  杨欣一脸骇然,随即,他便看到一个人,缓缓的站了起来,而后笑容可掬地朝大家团团作了个揖。
  这人……不就是东胜行的东家吗?
  看来……这不会有假了。
  一下子,杨欣怦然心动。
  其实这些商贾哪里知道,张静一早在一天之前,就找了这东胜行的东家,表示愿意直接送给东胜行五十见方的商铺。
  对于家大业大的东胜行东家而言,这当然不算什么,可人家死乞白赖的送地,清平坊虽然是荒凉,可近来却热闹了许多,反正是白送的,不要白不要,不过是来捧个场而已,不算什么。
  若是这清平坊当真有买卖,东胜行便占了大便宜,就算将来门可罗雀,那也不吃亏。
  可张静一这一席话,却不啻是直接丢出了一个深水炸弹。
  先是贩卖焦虑。
  而后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预期。
  最终再丢出行业某个翘楚的鼎力支持。
  于是,那横幅里一行行字开始慢慢地将人内心的渴望勾了出来。
  “一铺旺三代。”
  就在这时……有人一拍大腿:“我买了,就不知这铺子在何处,我要看看。”
  “我也买。”
  “哎呀……算我一个……是不是先到先选好铺子?”
  这三三两两的人纷纷站出来。
  看的杨欣晕乎乎的。
  站出来的这些人,看着有些面生。
  不过……这些人一刺激,就好像乌云压顶一般,压迫得杨欣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里。
  此刻,他脑子一片空白。
  气氛开始带起来了。
  而张静一,面带着微笑,看着这一个个争相跳起来要买的人,暗中给他们翘起了一个大拇指。
  很好,气氛组将气氛营造得很不错,果然不愧是他花了钱请来的,很有天赋,回去给他们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