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80章 唐军惨败
  书接上回,且说肃宗看唐军和叛军相持于潏河,心里十分着急。于是派使者传谕唐军的实际主帅郭子仪,催促其速度进军。
  郭子仪想要拒绝,但是又不敢独自驳回,于是请行军大元帅李俶和长史李泌,并且说服他们一起联名上奏朝廷,直言此时不宜进攻。
  看到肃宗很是生气,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肃宗对此无可奈何。
  李辅国趁机进言道:“陛下,郭子仪总督各路兵马,广平王也在军中,这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长期对峙下去,会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肃宗大怒道:“朕与广平王乃是父子,能有什么变化。你不要再说胡话了。”
  李辅国赶紧闭口不言,但是心里已经很明了。
  其实肃宗的话是口不应心,他很害怕李辅国所说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在自己三子李倓、以及女婿杨错执掌一部分兵权的情况下,肃宗对李俶开始有些不放心。
  张淑妃是肃宗的宠妃,对肃宗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
  趁着肃宗来她的寝宫歇息的时候,她进言道:“李辅国一片忠心,全是为陛下考虑。我军精锐尽出,反而与叛军相持,似乎不合常理。”
  肃宗长吁一口气,道出真实心思:“我远在彭原郡,对于前线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不能妄下判断,以免贻误战机。”
  张淑妃立刻改口道:“陛下的大格局,妾身远远不及。只是妾身担心长此以往,广平王在军中树立威信。对陛下不妥,还有……妾身还是不说。”
  肃宗道:“爱妃有话只管说,若是宫中连我最信任的人都不敢说话,我这个皇帝怕是不称职。”
  张淑妃这招欲擒故纵,果然收到了效果。直言道:“妾身斗胆说一句,广平王与建宁王关系甚好,和政公主的驸马也是一方大将。一旦广平王真正掌握天下兵马,陛下的处境可就堪忧。文皇、太上皇的事情殷鉴不远,需要注意。”
  肃宗立刻上了心,认为张淑妃的话有道理。
  此刻肃宗立刻自行脑补了各种宫斗的画面,加上他不相信唐军精锐尽出还打不过叛军。于是再下敕令,命监军孙知古催促唐军速度出战。
  君命不可违,郭子仪无奈率军出营渡河进攻。
  叛军主帅安思霖侦查得知此事后,对左右道:“唐廷的皇帝无用,如此关键的时候,居然急于求成。唐军虽多,必被我打败。”
  安思霖命逃回的李归仁为前部先锋,出兵迎战唐军,但不要恋战,只管撤退,以此诱敌深入。
  安守忠道:“李归仁数次大败,不宜领军出征。”
  李归仁满面惭色,不敢与之辩论。
  安思霖大手一挥,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相信李将军,就如同相信我自己一样,诸将不要再说。”
  李归仁连声称谢。
  安思霖又与安守忠合谋,率领严庄增援的九千骑兵,在李归仁军队身后,摆出一字长蛇阵,准备合围包抄唐军。
  唐军则是另外一番布置。
  郭子仪以王思礼所部为先锋,率军第一批渡河。郭子仪领朔方军为中军,以杨错所率的凤翔军为左翼,安西兵马李嗣业所部为右翼。
  唐军浩浩荡荡的渡过潏河,向东进攻叛军。
  双方甫交锋,即刻陷入激战。李归仁且战且退,看时机差不多,遂率军佯装败逃。
  王思礼不知是计,率军追击败逃的叛军。
  李归仁一路听着身后的喊杀声,来到安思霖的军阵。
  安思霖一面命军队中间让开道路,一面喝道:“李将军速度从军阵中间撤退,安全后整军再战。”
  李归仁领命,率领叛军从一字长蛇阵的中间撤退。
  王思礼远远地望见,以为是李归仁的兵马冲散了叛军,于是快马加鞭追赶叛军。
  安思霖见自家兵马已经逃走大半,遂结成一字长蛇阵。残酷的针对自家没有逃走的士兵,无差别的杀戮。
  王思礼瞅见大惊。
  正迟疑之际,安思霖催动三军对王思礼的军队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安守忠和刚赶来支援的叛军大将崔乾佑,分别从左右两翼进攻唐军。就像张开的怀抱,要“抱住”唐军。
  王思礼由于只顾追赶叛军,导致士兵疲惫不堪。
  安思霖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王思礼的大军。
  攻守之势,随之立刻发生改变。
  王思礼的败军后撤,竟然反过来冲击自家的兵马。郭子仪的中军紧跟在王思礼的前锋军后面,被这样一阵冲击,顿时人马大乱。
  郭子仪号令三军不要慌乱,但是军令敌不过叛军的铁骑。
  安守忠大展旌旗,亲自冲锋在前,借着王思礼的败军掩杀过来。
  唐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杨错的左翼兵马,遭到了崔乾佑所部的猛烈进攻。
  但他指挥的凤翔军都是精锐,死命抵挡。
  但是伤亡惨重,见中军和右翼都在后退,杨错只得率领兵马往后撤。
  崔乾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率军逼近杨错兵马。
  双方攻守变化,唐军后撤而叛军追赶。
  唐军渐渐的后撤到潏河东岸,士兵争相上船,造成巨大的混乱。
  杨错率领亲兵亲自断后,直到自家军马绝大部分渡河,这才登上了一条小船,十分狼狈的逃到潏河西岸。
  上岸后,杨错立刻收拢残兵。
  此时向河对岸望去,只见杀声震天。
  无数已经无法渡河的唐军士兵,只得跳入潏河之中游水逃命。
  安思霖立刻喝令弓弩手在河岸射箭,唐军士兵死在河里。
  血水染红了潏河,惨状不可描述。
  杨错真是欲哭无泪,只得边收拢残兵边守着西岸,防止叛军渡河。
  仆固怀恩和女儿仆固绰率领所部兵马,追随中军一路溃逃。
  此时,已经没有渡河的船只。
  父女俩只能跳入河里,牵着马游水过河。
  望见潏河西岸杨错的旗号,遂带领人马聚在一起。
  杨错同他们父女相见,只匆匆数语便各自收拢残兵继续后撤。
  唐军一路溃败,直到逃到武功,才稳住阵脚。
  杨错第一回体会到何谓败军之将,真是狼狈不堪。
  自己铠甲上挂着的披风,在逃走的时候被树枝划破了,头盔也在逃走的时候丢了。
  这只是小儿科。
  漫山遍野到处充斥着溃散的唐军士兵,一眼望不到头。
  仆固绰一身红袍,变成了黑袍。而上面的披风在渡河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撕了。
  所有唐军将领都狼狈至极,其惨状不一而足。
  郭子仪没有办法只得上表朝廷,自请降罪。
  肃宗看到自家大军的败绩,整个人都懵了。
  李辅国趁机进言道:“陛下,郭子仪领军无方,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的计策招致惨败,应重重地治罪。”
  肃宗其实不算昏聩,只是有些急功近利,才做出错误的决策。
  听李辅国这么说,肃宗顿时龙颜不悦,喝道:“当初就是汝在朕面前进言,催促郭子仪率军进攻。如今招致惨败,又来说郭子仪领军无方。朕是不是把天下兵马的指挥权交给汝,汝领兵打仗。”
  李辅国默然无语。
  张淑妃忙道:“李辅国只是为陛下担心而已,请陛下莫要怪罪。如今我军遭逢大败,也是众人始料未及的结果。”
  肃宗道:“以后不要再说李俶的事情,朕不想再听。”说完,甩袖而去。
  李辅国很紧张,慌忙问张淑妃道:“陛下生我等的气,如之奈何?”
  张淑妃从容道:“陛下只是一时难以承受败军之痛,把气撒在你的头上。别慌,等过些时日陛下气消了,就好了。”
  李辅国这才止住心里的慌乱。
  张淑妃真是把肃宗看穿了,难怪能始终盛宠不衰。
  肃宗最终下诏象征性的贬郭子仪的职,担任左仆射。其余不问。
  郭子仪在武功整顿兵马,发现军械全部丢弃了,兵马更损失惨重。
  唐军短时间再难对长安构成威胁。
  肃宗得知此事,整个人都懵了,懊悔不已。
  李俶奉命回彭原郡觐见肃宗,向肃宗详细说明此次败军的原因。其中还提到监军孙知古,已经被叛军俘获。
  肃宗听了,自悔道:“都是我误听人言,催促郭子仪进军,才招致大败。”
  皇帝认错,臣下是不能真的说你说的对,你的确是错了。
  李俶安慰道:“父亲莫要悲伤,胜败是兵家常事。叛军将领安守忠曾经数次被打败,依旧卷头重来。一个小小的将领都能如此锲而不舍,父亲贵为天子,自然要比逆贼强百倍。臣相信父亲一定能带领臣等,打败叛军收复西京。”
  肃宗稍感安慰。开口询问道:“如今遭逢大败,兵马损失惨重,如之奈何。”
  李俶道:“臣临行前,郭子仪对臣提及此事。认为目下最好的办法,是再遣使向回纥借兵。不知父亲以为如何?”
  肃宗深以为然,便道:“此事就这么办。朕即刻遣使前往回纥,请回纥出兵相助,务必夺回都城长安!”
  李俶点头称是,看肃宗没有别的事情,这才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