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酋长到球长 > 第三十一章 秋赋
  新军的事在夏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军营每天都在训练,城邑中的人虽然收获完了菽豆,可秋末却并不清闲,疲惫之余好奇心总会被困倦的睡魔战胜。
  六万斤的菽豆种子一共收获了二十三万斤,竟然达到了种一收四的效果,对于此时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不错,亩产七八十斤,远超陈健的预期。
  城邑直辖的土地收获了四万斤,加上各个部族需要上缴的和还回来的种子,城邑公产的菽豆一共是九万斤。
  城外的野民也趁着这几天抓紧将应该缴纳的各种赋税征收上来,十个士兵加一名能够算数的收税官每天都在城外的村落中游荡。
  野民虽然欣喜于自己终于见到了收获,却也有些讨厌那些带着皮帽子的收税官,暗地里称呼他们为毛茸茸,示意他们不是人。
  收税官知道自己在野民村落中的名声,有些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按照陈健当初的规定,这些野民要缴纳的不仅仅是粮食。
  根据人口数量,在立冬节之前,需要每人缴纳五支桦树杆和鸟毛,用来做羽箭;每个村落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木柴,需要他们用三天的时间去上游砍伐,沿河放下来作为城邑公产;需要准备一些滤酒的茅草、一定数量的兽皮……其中这些收税官头上带的帽子就是这些缴纳的兽皮制成的。
  除了要缴纳这些实体的赋税,还要趁着秋高气爽的季节出一些徭役去城邑修补茅草屋顶、挖掘壕沟中的淤泥、清理厕所中的粪便、堵塞一些将要退水的河汊、从臭烘烘的沤麻池中捞出沤好的草麻、加固阳关的城墙、采摘大量的榛子橡子……
  种种这些,处处体现出了不平等,但在暴力的支持下又不得不完成 。
  野民的村落中逐渐有了一些不是情歌的歌谣,而且流传的很广。
  学堂中十四岁的孩子姬云刚刚通过考核,成了一名收税官不过一个多月,他就听过不止一次那些野民在哼歌。
  歌词的大致意思就是:丁丁冬冬来把树木砍,砍下木柴放河边,草河清清水上起波澜,这都是俺们砍树流得汗。你带着皮帽高又翘,种豆割麦你不弯腰,凭什么一袋袋地往城里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也能吃上猪獾?
  更为让姬云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前往“鱼”这个村落的时候,几个孩子正在那玩游戏,画出了一条边框后,一个小孩瘸着一条腿追着在边框后跑的孩子,而那个蜷着腿一蹦一蹦的孩子头顶上就带着一定和姬云一样的草帽子,孩子们谁要被抓住了就会大喊:“快跑啊,收税官来了!”
  旁边陪同他前往村落点数的“鲶”听到这些孩子喊叫的时候,脸都有些绿了,呵斥了几句将孩子赶走。
  鲶是最早从东边迁来的部族,他们一开始不愿意接受野民的身份和制约,但是夏城收获了麦子之后,她难以抗拒那些麦粒的诱惑,答应了陈健的条件,带着全族搬到了草河下游。
  虽然她们最早离开了陨星部族的统治,却是最晚在草河下游安家的,最好的土地已经被别的部族占据了,她们只能在最偏僻的地方。因为她名字的原因,整个部族以鱼为姓,这个鱼是广义的,族人未必都叫鱼某某,而可能是各种不同的鱼类。
  夏天城邑派出了田官教她们种植,从四族的私产中借了一千斤菽豆种子和两万斤麦种,她还是很感激陈健的,至少这些借出的种子只需要还相同数量,而如果借的公产就要借十还十二。
  如今菽豆收获了,麦子才刚刚开始生长,部族的这个冬天恐怕又要去城邑借粮了。陈健只借给她们种子,但是吃的粮食必须走公产,也就是借十还十二。
  鲶看着年轻的、嘴巴上刚刚长出绒毛的姬云,心说这个孩子或许不会知道太多吧,说不定还会算错呢。可转念一想也就和姬云差不多大的榆钱儿,心里咯噔一下,她也不大可却不好糊弄。
  领着姬云到了村落的仓库,看着几十袋可怜的菽豆,叹息道:“这就是全部了,当初收割的时候你也跟着看了。一共收了四千六百斤,还你们一千斤的种子,十收一税,一共缴纳一千三百六十斤。”
  姬云嗤的一声笑出来到:“鲶族长,你算错了,是先收税再还种子,所以你一共要还一千四百六十斤,你少算了一百斤。”
  鲶尴尬地笑了笑,心说学堂都在学些什么?怎么这么小的孩子也能算的这么清楚?想到自己部族还有几个孩子在学堂,盯着姬云那高高的皮帽子,心中羡慕地想到:“要是那几个孩子也能通过什么考试就好了,那就可以直接拥有国人的身份,也有了做官员的资格,部族大会一念才能推举几个人,还是要靠学堂。”
  可惜她年纪已经大了,当初又拒绝过陈健的邀请,心知肚明自己的村落恐怕要最晚才能得到国人的身份,心中又有些懊恼。
  姬云不知道鲶在想什么,挥手请后面跟着的士兵抬起了杆秤,两个人抬着称重菽豆的重量。鲶的眼睛赶紧盯着秤上的星星,生怕错了,又不断地喊道:“秤低一点,不要那么高。”
  “你放心吧,不会多收你们一点的。除了这些,别的东西呢?桦木箭杆呢?你们村落除了五岁以下的孩子,一共有一百一十人,需要缴纳五百五十支桦木箭杆、两袋茅草、五百根碗口粗四步长的木柴,五百根鸟毛,但是不准去螺岛抓,可不要忘记。”
  鲶拉着姬云苦道:“别的都好说,就是桦木杆不够,你们要求必须要纹理竖直的,这却有些难办 。”
  “什么话?纹理不是竖直的做羽箭会断,你们不会是数量不够吧?当初定下规矩,立冬节前必须要交齐的,不交你是知道后果的。”
  “是,我当然知道。只是能不能宽限几天?”
  “规矩定好的,晚交一天,多罚十支,冬至前还不能交齐,那就要直接罚粮食了,而且不能从城邑里借粮。”
  “这我都知道,可是那里用得到这么多的箭?”
  “你又不是官,哪里知道这些事啊。十几个村落,一年才交不到一万支箭,去掉些弯的,也剩不了多少。军营每天要消耗百十支,一年下来不打仗就是四五千支。”
  “军营不是都往靶子上射吗?”
  姬云刚要解释一番如今抛射每天射飞找不到的箭有的是,可是想到这消息不能随便说,闭上嘴摇头道:“以后打仗,会射箭的每人上战场需要带三十支箭,一万支箭很多吗?你也知道,羽箭除了鸟毛和箭杆,还要鱼鳔胶的,本来议事会商量了要你们还要缴纳鱼鳔呢,要不是姬夏反对,你们可又多了一些事。”
  “是啊,姬夏倒是很好,我倒是盼着今年冬天议事会还让姬夏继续当城邑首领呢,换了别人指不定什么样呢。”
  “这就是了,对了,你可要抓紧了,姬夏有令,明天又要征发一批徭役,你们部族要出六个男人三个女人。”
  “怎么又征召?我们部族的房屋还没有修缮的,冬天那么冷,总不能睡在漏风的屋子里过冬啊?再说城邑里的屋子不是已经修完了吗?不会又要开垦土地吧?”
  “不是,姬夏说要修硝田,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明天派人去就是了。这次修硝田属于额外征发,又占了你们开垦土地的时间,所以每人每天有八斤粮食,大约要干一个月吧。”
  鲶伸出手指头算了半天,姬云笑道:“不用算了,一共是两千斤粮食,抛去九个人吃一个月的,还能剩下一千多斤,不比你们缴纳的菽豆少。”
  “那又何必折腾呢?”
  “规矩不能改。你别看城邑内的十五税一,可光我们姬族今年就缴纳了几万斤粮食了,你们才交了多少?今年反倒还要倒贴不少哩,明天你也和孩子们说说,别整天把我当坏人……”
  两个人边说边清点了需要缴纳的各项税赋,除了桦木箭杆之外,羽毛也有不少不合格的,姬云全都给挑选了出来,一丝不苟。
  等第二批鸟毛送过来之前,鲶自己先跑过去悄悄把混进去的残缺羽毛拿出来,有点尴尬地从自己屋子里拿出藏起来准备明年上交的好的鹰隼羽。
  折腾到中午,一辆马车从夏城驶来,车上装着一大堆的货物,车夫跳下来找到了姬云,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鲶伸着脖子想要知道两个人说的是什么,却没有听清。
  姬云正了正自己头顶的皮帽子,走到村口的陶鼓那敲响了大鼓,让鱼村的人都集合过来。
  “明天就是立冬节,姬夏赐给了你们不少的好东西,好好过个节。规矩是规矩,人是人,那是不同的。上次征发陨星部族,你们部族虽然没有跟着出征,可也派出了人守卫城邑,这一点姬夏是记着的。日后做得好了,自然可以去城邑中居住,你们做的好不好,姬夏心中是有杆秤的。”
  正要说说城邑都赐给这些野民什么东西的时候,姬云看着车上的种种货物,有些愣神地回身问身旁的车夫,小声指着车上一个陶盆里泡在水中的白色方块问道:“那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