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斗七星高 >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

  德宗接见了李愬,看完了李晟上的奏折,摇着头说道:“这个西平郡王要干什么?真是庸人自扰。坊间传几句流言他就要交出兵权出家?他跳出凡尘去躲清闲了,朕怎么办?大唐的江山社稷怎么办?你替朕转告西平郡王,朕自始至终都对他深信不疑,不管坊间有什么流言蜚语,只要朕没让他交出兵权,那他就在凤翔安心的带兵守城,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打算落发出家!”说完这些,德宗缓和了一下语气,对李愬说道:“爱卿这几年随西平郡王东征西讨,难得能在家陪陪夫人,朕允许你在京多留即日,赶紧回家去看看吧。”
  李愬看德宗并没打算让父亲交出兵权,并恩准他回家去小住几日,心中也猜不透德宗的心思,只好跪地谢恩,出宫回家去了。
  回到府上,李愬的夫人韦氏十分高兴,主动上来嘘寒问暖,想伺候他沐浴更衣小酌几杯,然后再好好温存一番。没想到李愬却没这个心思,他一心惦记着抓紧时间处理花园和竹林,于是连衣服也顾不上换,就招呼家丁们全部拿上工具到后花园去伐树砍竹,足足干了半日,将一座好好的后花园夷为平地才算完事。
  看着光秃秃的后花园,夫人韦氏心中难过,忍不住落下泪来。李愬劝慰道:“夫人不要难过,现在外面流言纷纷,说王府的花园竹林之中隐藏了数千甲士,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等将来父亲致仕(退休)了,我亲自为你搜遍天下的奇花异草再将花园种满。”
  韦氏说道:“我不是心疼这些花木,而是想到公公和夫君在外征战不易,无端受到诽谤却无法替王府分忧。我虽身为陛下的外孙女,但为避嫌而不能入宫去为王府辩白,看到夫君为了自证王府清白,不得已将花园夷为平地,令我心中感到自责和难过。”
  “夫人不用担心,我今日已经入宫见过陛下了,陛下并没有因流言而怀疑父亲,而是让我转告父亲要安心守边,还特意恩准我回家小住几日。”说完,李愬拉着夫人的手继续说道:“去准备沐汤吧……”
  ……
  德宗一直在等待着崔汉衡的消息,因为只有崔汉衡与吐论颊热商议的和谈条款得到吐蕃国相尚杰赞的同意,这次的和谈才能算取得了实质的进展,否则一切都存在着变数。
  崔汉衡那边没传来消息,宣武军节度使刘玄佐却上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义成军节度使李澄因病去世,其子李克宁秘不发丧,欲自任留后。刘玄佐马上写信警告李克宁最好如实向朝廷上报其父死讯,等候朝廷发落。同时,刘玄佐又向朝廷上表请旨,如果李克宁未经天子许可就拥兵自立,请朝廷允许他率兵讨伐李克宁。
  德宗看了刘玄佐的奏折,对刘玄佐的做法感到很欣慰,于是降旨:追赠义成军节度使李澄为司空,其子李克宁即日护送灵柩回京安葬。迁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为义成节度使,山南东道空缺由副使樊泽接替。任命宣武军节度使刘玄佐为处置使,屯兵义成军边境临机决断,监督义成军动向。
  转过天来,又一个噩耗传来,幽州节度使刘怦的儿子刘济上疏,其父刘怦日前病故,为保证幽州镇的稳定,请朝廷尽速委派节帅治理。
  德宗对刘济的做法十分满意,因河北藩镇的节度使多年以来一直是父子相袭,往往都是父死子立,新的留后直到完全掌握了藩镇的军权才通报朝廷,朝廷对这些藩镇也是无能为力,不得不降旨同意他们这种割据自立的行为,在形式上来保全朝廷的颜面。如今刘济能主动请朝廷委派官员担任节帅,这表明幽州镇在刘怦的治理下,已经真正臣服于朝廷了。但毕竟王法刚实行不久,如果朝廷此时真的委派一个新的节帅赴任,很有可能会破坏这种良好的势头。为了保证藩镇的持续稳定,德宗下旨:追赠幽州节度使刘怦为兵部尚书,授刘济旌节,接任幽州节度使一职。
  刚处理完这两个藩镇的节帅问题,张延赏就将崔汉衡派人送回的好消息带来了。按照双方在长安会谈的内容为基础,大唐将安西和北庭两城割让给吐蕃,吐蕃撤出目前占据的长城沿线边城,并退到清水盟约所划定的边界。吐蕃愿意与大唐在原州旧城的‘土梨树’举行会盟仪式,来确认合约达成。
  德宗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朕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你可知道自决定和谈以来,朕有多担心,生怕西平郡王等人所说的变为事实,让朕再次蒙羞。如今双方和谈终于尘埃落定,朕的心也不用再悬着了。”说完,他又叮嘱道:“双方盟和书一日未签订,爱卿一刻也不要放松,为保证万无一失,爱卿最好亲自去土梨树主盟,将盟书签订带回。”
  张延赏面有难色,答道:“陛下,崔大人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吐蕃大相尚杰赞说咸宁郡王浑瑊是个忠信守义的名将,在吐蕃人心中有极高的威望,他们都非常信服。为保证大唐日后能信守盟约,尚杰赞请求大唐这次务必派咸宁郡王为主盟使。臣虽愿意亲赴土梨树为陛下分忧,但如果不答应尚杰赞这个要求,臣担心又会节外生枝啊!”
  德宗想了想,说道:“既然吐蕃人点名要咸宁郡王作为主盟使,那朕就降旨让他去。”
  “陛下,臣还有一个担心。如今唐土双方虽已达成一致意见,但毕竟尚未签字确定。西平郡王一向反对双方和谈,如果西平郡王在签字之前听说了此事,万一要是在泾原对吐蕃采取军事情动来破坏双方会盟,那陛下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就将毁于一旦。”
  “多亏爱卿的提醒,朕险些将西平郡王给忘了。朕即刻下旨,没有朕的旨意,他不得找任何理由作为借口,在边境与吐蕃军擅动刀兵。”
  张延赏听了德宗的话,沉默了一下,然后鼓足勇气说道:“万一西平郡王在边境挑起战事,陛下该如何处置他呢?”
  “他敢!如果他敢违背朕的旨意,故意挑起战事,朕就削去他的王爵,将他贬为庶民。”
  张延赏听了,阴险地说道:“陛下还记得当初诸葛武侯“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吧,武侯对马谡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即便是斩了马谡,也不能挽回丢失街亭的结果啊!”
  德宗沉思了一下,说道:“爱卿之意,是要朕在盟约未签之前,将西平郡王暂时召回长安,防止他坏了大事?”
  “陛下,西平郡王一向主战,自始至终都反对朝廷与吐蕃和谈。陛下将他暂时召回长安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完全排除他破坏唐土关系这个隐患。即便两国盟约签订以后陛下再放他回到凤翔,他依旧可以在边境挑衅生事。一旦刀兵又起,吐蕃人就会以此为口实,指责我方毁约背盟,进而派大军侵扰我大唐领土。到那时大唐背负一个背信弃义的污名不算,更可惜的是,陛下筹谋的万世太平,也将被西平郡王毁于一旦。依臣看,陛下不如找一个合适的将领代替西平郡王,将他撤换回朝廷任职。如此一来,岂不是一劳永逸吗?”
  “若不是爱卿提醒,朕险些大意了。那朕明日就降旨召他入朝,将他放在朕的眼皮底下。”说到这,德宗又有所顾虑,说道:“目前除了北平郡王马燧主和,朝廷内的其它武将皆言吐蕃狡诈,反对和谈,朕将西平郡王调回长安容易,可是派谁去凤翔继任才能确信这个人不会在边境惹事生非呢?”
  “臣以为大理寺卿郑云逵可堪此任,他可以帮陛下维护好边境平安。”
  德宗一听张延赏举荐郑云逵代替李晟出任凤翔节度使,马上意识到张延赏打算扩张自己的势力,摇着头说道:“郑云逵?此人无才无德且从未在军中供职,不堪大用。爱卿还是先退下吧,待朕再仔细斟酌一下合适的人选。”
  张延赏一看德宗不仅发觉了自己的企图,而且还明确拒绝了自己,只好起身告退。
  张延赏走后,德宗将俱文珍叫到身边,问道:“俱总管,为了防止西平郡王破坏唐土两国盟约,朕打算将西平郡王召回朝中,神策军中可有合适的人选能胜任凤翔节度使一职吗?”
  俱文珍低声说道:“陛下,您忘了西平郡王出任凤翔节度使之前,不就是陛下亲授的神策行营节度使吗?他的麾下将领大多都出身于神策军。”
  德宗一想俱文珍的话才恍然大悟,说道:“朕真是糊涂了,怎么把这事忘了呢。如此一来此事还简单了,朕就让西平郡王自己推荐一个继任人选,这不仅遂了朕的心意,也让西平郡王脸面上好看一些。明日一早你派人去西平郡王府上,将李愬召入宫,朕这次任命他为中使,到凤翔去传朕的口谕。”
  ……
  凤翔。
  被德宗临时任命为天使的李愬传达了德宗的口谕,然后看着一脸失望地李晟说道:“父亲,陛下召儿入宫时说了,‘朕为了大唐的万事太平,决定与吐蕃人会盟。西平郡王与吐蕃人素有恩怨,不适宜继续留在凤翔任节度使,应该回到朝中,朝夕辅佐在朕的身边。’依儿臣推测,朝廷与吐蕃盟和已是不可更改了。陛下让您推荐一位忠贞可靠、老成持重的部下接任节度使,也算给足了您面子。事已至此,您也无需再心存芥蒂。”
  李晟叹了一口气,说道:“哎!为父是不忍心看着陛下被吐蕃人骗啊!”
  “与吐蕃盟和已是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父亲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替朝廷举荐一位合适的节帅人选,保证边境的安全。”
  “那就举荐都虞候邢君牙吧,他自神策军时期就跟随我,为人谨慎,做事稳重。推荐他继任节帅,陛下一定放心。”
  ………
  德宗接到了李晟举荐凤翔都虞候邢君牙接任节帅的奏折,确实很合自己的心意,于是马上按李晟的推荐降旨任命,同时,还将泾州守将李观擢升为泾原节度使。
  邢君牙接到朝廷钦赐的旌节后,李晟与他把军政大事做了交接,然后与李愬一起返京入朝。
  李晟回到长安之后,德宗召集文武百官,将大唐与吐蕃和谈的条款公之于众,并将会盟定在原州旧城附近“土梨树”这个地点也告诉了大家。
  李晟听到“土梨树”这个地点的时候,起身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德宗误以为李晟时至今日仍执迷不悟,心中有些不高兴,但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嘴上说道:“和谈条款双方几经磋商,不知西平郡王认为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臣认为‘土梨树’这个位置不妥。土梨树处在吐蕃控制区,山势险要,地形复杂,非常适宜设伏。为安全起见,臣建议陛下务必告知崔汉衡,将会盟地点改为平凉地带。”
  德宗一听李晟只是建议将会盟地改为较安全的平凉,心中才算踏实下来,说道:“西平郡王所虑确有道理,朕马上派人通知崔汉衡,让他再与吐蕃人协商,务必将会盟地改为我大唐境内的平凉。”
  张延赏听了,跳出来说道:“陛下,盟和条款经过反复磋商,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如今再临时变卦,恐怕吐蕃人不会同意吧。”
  作为吐蕃人点名指定的主盟使,咸宁郡王浑瑊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作为主盟使,将率领着数千人进入吐蕃人控制的地区,臣不得不为众多官员和将士们的安全考虑。吐蕃人素来狡诈,还是谨慎为妙。臣认为西平郡王的建议甚为合理,恳请陛下通知崔汉衡,务必将会盟地改为我大唐的平凉。”
  大殿内的其他官员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派自己参加会盟仪式,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双方会盟的那一天,大唐将会派出许多官员列席,保不齐朝廷就会指派自己去参加。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大家纷纷表态支持将会盟地改为平凉。
  德宗看绝大所数官员都希望将会盟地更改到平凉,于是说道:“朕意已定,着崔汉衡与吐蕃再次磋商,将会盟地改为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