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鸟丝奇遇记 > 第一百六十章
  可商人是什么人啊,他们这群发战争财的家伙可不管你是什么王,白色的细麻布一夜之间涨价了三四倍。本来就四贯钱一匹的细白麻竟然涨到了十五贯一匹的天价,一时间整的开封城中披麻戴孝的都没人用得起白布了。
  被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的孙九和孙六两兄弟直接带人摸进了几个J商的家中,趁夜杀了个J犬升天,不仅仅劫掠了近三千匹白麻布,还顺道弄了几万两雪花银。
  整个军部都清楚是谁做的,虽然气愤他们滥杀无辜的N性,可军爷们更恨那些发战争财的商人。
  在军方无人出手的情况下,仅靠着大宋的提刑官和押司们想抓住一群精锐斥候,简直就是在做梦。
  要知道在三星斥候的带领下,在敌军的包围圈中都能杀个三入三出的他们,想穿过漏D百出的大宋内境,简直不要太轻松啊。一会变成商队,一会变成急行军的他们根本就不是那些已经习惯了和平年代的府兵们能找到踪影的。
  紧赶慢赶的赶在了开战后第二天带着三千匹细白麻回来的一百多人算是立了大功,那时候,正式所有绷带用尽的时候。
  虽然是个女人,但是张先月并不是那种手无缚J之力的弱女子,生活在边镇的女人,特别是年轻女人,每时每刻都会做好被人掠走的准备,身上除了女人的东西,一把用来自杀的刀是少不了的。因为她们清楚,一旦被抓到草原上,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一个女人伺候一整家的男人,爷爷睡完了给爸爸,爸爸睡完了给儿子的事情不是说说的,在草原上这是在时时发生的。
  斩杀面前的逃兵对于张先月来说一点都不费力。对了,张先月这个名字还是赵羽赐下的,以前她叫张四丫。
  “此战,我武安军司共战死一千三百二十一人,其中校尉军官两人,副尉军官五人,队正三十人,什长八十四人,伍长二百一十人,普通士卒九百九十九人。经此一战,我武安军司军官战死六成,可他们都是好样的,我希望以后你们这些新上任的军官要学他们那样身先士卒。”没的说,参战的所有人都清楚,赵羽这个郡王冲锋在最前线,也是他挡住了敌人骑兵的决死冲锋,要没有当初赵羽领着一百亲卫去冲击那三百多骑兵,这一战的最终结果还真难说,一旦被辽军站住了阵脚,这么P大的个军镇,破城也只在顷刻之间。
  一个军队的战斗风格跟主将的性格有百分百的关系,所谓将熊熊一窝这句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至于说,主将身先士卒是不是很白痴的行为,虽然真的有些白痴,但是对于士气的鼓舞却是能起到神奇作用的。
  至于说主将战死怎么办?如果整只军队都是这名主将带出来的,主将战死的唯一后果将是一群哀兵疯狂的复仇。身先士卒的一位将领战死,对于士气的刺激可比什么战前动员大会强百倍。哀兵必胜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话说当时如果耶律淳被S杀当场,此战的结果还真未必能胜利。没了保命金牌的骑兵大队根本就不会随着耶律淳溃逃,因为按照大辽的国法,他们这些丢失了主将的部队是要全部陪葬的。成为哀兵的他们最大的可能是拼了命的杀掉宋军的主将来弥补这个致命的过失。
  可当时偏偏一箭没将耶律淳S杀,而当场晕倒的耶律淳也没来得及下达驻守的命令,被护主心切的侍卫们就拖着往回跑了。
  但凡有点军事才能的主将都不会在受伤之后自乱阵脚,因为主将的混乱,特别是紧急后撤这种行为,会让所有关注着战场的低级将领和士卒们产生极大的恐慌。
  战场上主将扔下士卒们逃命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就像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以及他的后辈,刘备一样。每次战斗失利,他们总是跑的最快的,而他们又是屡败屡战的经典人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能抵万军。可真正跟士卒们同甘共苦,放弃独自逃跑机会的项羽却只能是失败者。
  所有人都看见了他们的成功,可为了他们成功付出生命的士卒们谁又能记得呢?
  武安军能记得。
  看着西面山崖上那雄伟的建筑,所有参与建筑的宋军士卒都露出了崇拜的眼神。
  跟米国大兵学的,开战之前,所有宋军士卒都发了一个狗牌,硬木所制作的狗牌牢牢的拴在士兵的脖子上。死后能辨认身份的唯一东西就是它了,姓名,出生日期,籍贯,军衔都刻录在了军牌之上。为了给上万人造军牌,足足耗费三百木匠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其实大宋军队以前也有军牌,只不过那军牌是用来辨别身份的,足足有巴掌大小,一到开战的时候,丢失军牌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人死了,连军牌带骨灰,所有战死的英灵都被安置进了他们一砖一瓦用了十天的时间建造出来的忠武军祠。
  一千三百二十一个石头牌位整齐的按照军功摆放,它们下面一尺埋的是将士们的骨灰坛。
  由十三根巨柱顶起的祠堂是专门为此次战役建造的,里面什么摆设都没有,只有一面巨大的石碑,记录着此次战斗的情况。而石碑之后就是所有战死英灵的埋骨之地。
  大宋军中,士兵死了,能寻回尸骨的都是少数,很多时候都是草草埋葬后就算了事。至于给家人的抚恤,就看当地衙门是否有那心思了。虽然号称每位战死的士兵都能得到五至十两不等的抚恤,但是真正能发到手的又有几个呢?就算当地的府衙比较实诚,真的给家里发了抚恤,可是足额的又有几个呢?
  有良心的带军将领还会亲自去送些抚恤,那些只为军功的将领根本就不会去管那些麻烦事情,大都是直接推给士卒户籍所在地的府衙。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他们无情,毕竟古时候的交通实在是让人蛋疼,别说几乎没有假期的领军将领了,就是他们有时间,想跑一两个月去给一个士卒家中送那点银子,一年下来又能送几个呢?如果一场战斗死上十个八个手下,带队的将领不用干别的了,天天送抚恤就能耗费他一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