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鼎定三国 > 第40章 拉拢
  向天羽刚回军营不久,百夫长马成便来禀告说有人求见,来人不肯透露姓名,非常奇怪。马成今夜值班,其余几名百夫长和武安国则夜以继日的在熟悉向天羽所设计的运兵车。向天羽心道是何人这个时候见我?还不肯透露身份,难道杜京说的是真的?想了想,便让马成叫此人进来。
  向天羽在营帐中等了一会,两名士兵及马成带着一个五十上下的文士进来,朝向天羽行了一礼,马成道:“人已经带到了。”向天羽看了此人一眼,道:“你半夜来找我何事?”这文士笑了笑,朝马成等人看了看,便不言语。向天羽摇摇头,心道又来这招,朝马成及二名士兵挥挥手,道:“你们先出去。”马成道:“大人,小心有诈。”向天羽道:“无妨,你们去门外守着,量一老夫能干什么。”马成看了这文士一眼,见他确实不像有杀伤力的样子,便带着两名士兵出去了。
  待到帐中只有二人时,向天羽道:“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吧。”
  只见这人呵呵一笑,摸着下巴下面白了的五寸胡须,道:“向校尉果然爽快,老夫姓胡,名玖,字旦之,中山国人。见向校尉乃人中龙凤,故深夜前来,有一言相告。”
  向天羽道:“胡九是吧,快说快说,别卖关子。”
  胡玖道:“校尉危在旦夕,可否知道?”
  向天羽道:“我有什么危险?”
  胡玖道:“向校尉莫非忘了宗劲一事乎?”
  向天羽脸色一变,喝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胡玖呵呵笑道:“宗劲乃孔太守最宠爱的女人宗婉婷之弟,而宗婉婷这个女人,虽然长得国色天香,但却睚呲必报,你这次如此毒打宗劲,实乃已经得罪狠了宗婉婷。宗家在北海主系一族虽然人丁不旺,但仍是十分有实力的旺族。其大叔宗保立户兖州,又与曹操部下大将夏侯惇有姻亲关系,其二叔宗理在江东一带也有非常大的名望。这么大一个旺族,你将他们的世子如此毒打,就算孔融肯善罢干休,宗家又如何肯放过你?”
  向天羽内心一跳,脸上却不在乎道:“那又如何?我战刀之下,怕得何人?”
  胡玖道:“校尉刀法固然厉害,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帮人若是暗中行事,校尉身处北海,又如何逃得过这般人的阴谋暗算。”
  向天羽沉着脸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胡玖道:“无他,结一强援耳。”
  向天羽道:“强援?”
  胡玖道:“青州刺史田楷,兵强马壮,实力绝在孔融之上,管辖之地盘绝非区区北海一偶,乃整个青州,这,才是校尉用武之地。”
  向天羽内心一阵冷笑,神色不显,平静道:“哦,你的意思是叫我投靠田楷?”
  胡玖道:“非也,不是投靠,而是结姻。”
  向天羽略奇,道:“结姻?”
  胡玖道:“正是。闻向校尉至今单身,而田楷有一侄女,年芳正好二八,姿颜姣美,体态多阿,更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乃良配。若向校尉能与之结姻,那就一能携美享乐,二能消除宗家之危协。岂不两全其美!”
  向天羽哈哈一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走到胡玖面前,在他肩膀拍了拍,道:“你也是个好说客。”
  “此事,容我考虑周祥,如今正值大战,曹操兵强,典韦难敌,我不容分心。”
  胡玖道:“那么,老夫就告辞了,日后再来看望校尉。”
  向天羽朝门口道:“来人,送客。”
  门口马成应了一声,带着两名士兵站到胡玖身后。胡玖再次朝向天羽点了点头,捻须离去。
  帐房内,向天羽则陷入思索。
  胡玖离开向天羽营寨,这一切都被人瞧在眼里,没过多久,杜京便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在自己营帐内渡着方步,皱着眉头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定了决心,迈出营房,直接朝孔融主帐行去。
  孔融今晚喝了不少酒,正要入睡,人报杜谋士求见。孔融忍着头痛,道:“让他进来。”杜京进来之后,屏退不相关的人,道:“太守,深夜打扰实属不应该,但事关重大,务必教太守知道。”
  孔融摸着额头道:“好吧,杜谋士,到底是什么事情。”
  杜京道:“田楷的人接触向天羽了。”
  孔融一惊,睡意去了大半,道:“田楷想干什么?”
  杜京道:“属下思来想去,觉得我们不能不防。”
  孔融点点头,沉声道:“的确要防。”
  杜京道:“要绑住向天羽,唯有结姻。”
  孔融道:“结姻?”摸着额头想了一会,道:“可向天羽和劲儿闹成这样,我怕……”
  杜京凑到孔融面前,道:“大人,时乱世也,群雄并立,诸侯争雄,公孙瓒野心不小,谁能担保他下一个目标不是北海?所以北海绝不可缺向天羽,唯今之计,唯有解除宗公子的上司名头,给向天羽更多兵权,然后结成姻亲,如此方可保北海无忧。”
  孔融呆了一会,方道:“你观向天羽是愿久甘人下之人么?”
  杜京道:“这……”
  迟疑一会,继道:“最起码他为人讲义气,重情面,若是太守披胆相待,向天羽必不负太守。这点杜京可以保证。”
  孔融轻轻叹了口气,道:“管理一方,我其实志不在此。但既然受朝廷委派,治理北海,便有守土安民之责,绝不容旁人觊觎。这次相救徐州,也是因着与陶徐州交厚,若不前来,有违义气仁德,但是曹操残暴,更兼兵强,非我等所能敌,所盼者唯拖得一时,曹操火气一消,自回兖州。田刺史愿率兵前来,实为孔某所喜,但又不得不虑他背后的公孙瓒,所以才去请玄德这路兵马。”
  孔融说了一阵,便停了下来,像是歇息,又像是思索。整张脸也变得通红,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感慨太多。
  待了一会,杜京接口道:“太守用心良苦,我等自愧不如。”
  孔融缓了口气,继道:“天羽若无二心,我这北海兵权迟早是他的,但若他包藏祸心,为人三心二意,我就算粉身碎骨,也绝不会容他。”
  杜京点了点头。
  孔融道:“不过,我知天羽是聪明人,并非反复无常的小人,所以杜谋士的提议我会认真考虑,说到结姻,也的确是个好主意,就不知我孔家有哪名女子可配天羽。”
  杜京这时露出了笑容,道:“太守莫非忘了孔月么?”
  孔月,孔融之兄孔褒之幼女,年方十七,长得花容月貌,人见人爱。
  孔融迟疑道:“这、月儿,就怕大嫂不肯,毕竟天羽只是一名武夫,家中又非世家大族,我大哥在世时最重文人,只想将孔月嫁一饱学之士,所以,这门亲事我大嫂怕是不会答应了。”
  杜京道:“太守大人且宽心,只要我们这次击退了曹操,保住徐州,太守大人再适当的宣扬向天羽功绩,给他适时升官,再加上我的游说,定能说服孔夫人将小月下嫁。”
  孔融之兄孔褒,于灵帝时,因着党锢之禁而遭灵帝杀害,留下孤儿寡母,由孔融负责照顾。孔月自小寄养在孔融家中。其母则天天吃斋念佛,超渡亡夫亡灵。所以孔月基本上等于孔融亲女一般。
  孔融有二子,俱都体弱多病。
  孔融缓缓点了点头,道:“这事还得看小月的意见,她若是不同意,我亦无法勉强。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得抵住曹操,玄德明日军马即到,我等还是先将天羽的事情放到一边。他若有心负我,即是联姻也恐怕没多大作用,若他并无二心,我就算不将小月嫁给他,他亦不会负我。不过,他若真能为北海尽心尽力,我就是将小月嫁给他又何妨!”
  这年头,女子并无多少地位,孔月的婚事自然也由不得自己,但孔融感于兄长之死,自小便很疼爱她,婚姻大事,也不想太勉强她。要不然,依孔月十七岁的年纪,又长得如此漂亮,要嫁早就嫁了。孔融交她留在身边,一来是还舍不得将她嫁出去,二来还是小月见多了说媒的对象,俱不满意,颇不耐烦之下,也有不嫁的心思。
  杜京这个时候想巩固向天羽和孔融的关系,自然就想到联姻一途,孔月也是他心中最佳的联姻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