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武装明末 > 第四百八十章 农场模式
  如果是山东的土地,哪怕是荒地,就算方云卖五两一亩也有人争着抢着要买,因为山东的土地只要开垦出来基本上就是稳赚不赔了。
  可辽南这种地方,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连与建奴相隔千里的京师重地都经常被建奴入侵,辽南和建奴那可是直接接壤了。土地对地主拥有致命的吸引力,那是因为土地能给地主创造财富,否则别说卖了,就算是白送,地主都不会要。
  如果土地所得全归地主的话,地主倒是乐意了,但去哪找什么都不要佃户呢,让地主自己去种地吗,那还是地主吗,再说地主买地,动辄数百亩上千亩,就是他们愿意种,能忙的过来吗。
  “永民,所以对这部分土地,我们要采取全新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参照农垦公司的模式,成立带商业性质的农场,让地主去开垦荒地。
  在由他们去雇佣农民帮他种地,然后地主给农民发工资,这样就不会有佃租高低问题,我们只需要规定雇佣农民的最低薪资就行了。”
  辽南拥有大量的土地,只要开垦城耕地,肯定能赚钱。
  按照一户佃户可以照料四十亩地来计算,一亩地产一石粮,一年就是八十石,折合银子四十两,给百姓1.5两一个月,一年成本就是十八两。
  剩下的二十二两是地主,一个地主购买三四亩地的话,一年就能赚两千两百两,而在山东一年一万亩土地一年也只能赚两千两,而且地主还可以根据产量的多少,给农民提成,这样农民为了赚到更多钱,也会想尽办法让粮食增产。
  同样是种地主的地,采用农场模式农民比当佃农时赚得钱多,而且更有尊严,严格来说他们也是拼本事赚钱,而且在农忙之余,农民还可以干些其他活,增加自己的收入。
  地主也不会想尽办法去剥削农民,因为有官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再怎么剥削农民,空间也就那么多,要是因此引起农民消极应对地里的庄稼,导致粮食减产,他们的损失只反而会更大。
  王永民眼前一亮,笑着说道:“督军的这个办法非常的奇妙,我想没有几个地主能拒绝。
  这是逼着地主去改变啊,而且还能培养出新的地主阶层,一旦地主尝到了甜头,他们甚至会将自己在山东的土地也改成这种管理方式。
  只要这些新的地主实力足够强大,就会自动和山东地主发生对抗和争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阻力就会小很多。
  督军,我们可以先在辽南试运行这种农场模式,如果真的有效的话,以后就可以直接运用到辽东其他地方了。”
  方云点了点,王永民能想到这一点,可见他现在处理政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王永民所说的新地主阶层其实就是后世农场主,农场主和地主都是靠着土地为生,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农场主是在采用的是商业方式管理农民,他们要对土地进行管理,要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要为自己的农产品找到销路,简单地说农场主就是特殊的工厂主,而农场之中的农民就是特殊的产业工人。
  而地主则不然,他们只是把土地交给佃农,自己什么都不管,只是到了最后,收取地租,完全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主。
  可别看地主是放高利贷的,其实他们赚的反而没有农场主多,坐地收租养出来的地主,个人能力也非常差,和经常要跑业务的农场主根本没法比。
  当然方云要培养农场主,首先就是要有足够的土地,明朝并不是后世,农场主都是机械化操作,农民操作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器,两个人一天就能收割上百亩地,几千亩有十来个农民就足够了。
  在明朝,一户农民能够照料五十亩地差不多是一个极限了,再多,那么恭喜了,可以升级为小地主了,因为这个时候必须要请佃户来帮忙了。
  而采用农场的管理模式,五十亩地一年大概能给农场主提供27两的收入,换成地主一年有20两,七两银子的差距,自然是不足以让农场主与地主翻脸,但是扩大到一百倍呢,一年七百两,十年七千两,这个差距足以让大部分地农场主动心了。
  五十亩的一百倍也才五千亩土地,在山东拥有五千亩土地的地主数不胜数,如果换成那些拥有几十万亩,那一年的收入可能就会相差数万两,一旦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不要说与地主翻脸了,就算然他们去动刀子,农场主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通过方云的解释,王永民立刻知道了农场模式的好处,甚至还想到解决山东的土地兼并严重导致耕地数量不足的问题。
  在方云的支持下,王永民向山东全省公布了售卖辽南土地消息,同时承诺,花钱购买的土地,除了向官府缴纳一成的赋税,土地所有的产出都归地主所得。
  第一批出售的土地数量为一百万亩,售完即止,购买土地的对象不限,地主、商人、士绅、甚至农民只要有钱就行,不过一次认购至少要超过五百亩,否则方云不好划分土地了。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山东引起了巨大反响,登、莱现成的田价也就在五两一亩左右,辽南土地荒芜,还有建奴在一旁虎视眈眈,方云竟然还想要卖四两一亩,不少山东官员觉得方云这是想钱想疯了,就等着看方云的笑话呢。
  官员的思想自然影响到了士绅商的想法,再加上对王永民推出的农场经营模式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并不觉得农场模式能赚多少钱。
  而且王永民还捆绑了一个规定,就是他们雇佣佃户后,必须给佃户1.8两银子一个月,这在地主看来简直就是霸王合同啊!
  从来都是佃户给他们交租子,什么时候轮到地主给佃户发工资,所以很多地主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要在辽南土地。
  1.8两是王永民加的价,1.5两一月只是勉强保证百姓能正常生活,但是王永民却考虑更多,百姓生了病怎么办,婚葬嫁娶呢,还是得让百姓手头上宽裕点,
  如果不在一开始就规定最低工资,等到交易完成之后,再去要求地主提高农民的待遇,不仅困难重重,还会引来地主的反感。现在就把最低工资定在1.8两,他们愿意就买,不愿意就不买,谁也不用怨谁!
  王永民从方云口中了解到了农场模式的优势后,就再也没有担心土地会卖不出去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天下的聪明人还是很多的,他们只要仔细推敲一下自己发布的公告,就会只知道在辽南购买土地好处。
  “爹,您怎么还没有去青州找官府买地啊!您老不是很热衷收购土地吗,怎么这送上门赚钱的机会,你反而无动于衷呢!”
  说话之人是济南府德州安德县的秀才黄子亮,与黄子亮面对面坐着的是黄子亮的父亲黄永南,黄永南德州有名的大地主,经过黄永南几十年的经营,黄家现在拥有水悍耕地共计四万余亩。
  

  

  Ps:书友们,我是潜水攻城狮,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