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职业是皇帝 > 第一卷第二十二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彘吟诵刘邦的大作《大风歌》,接着说道:“你们就是我大汉的猛士。”
刘彘训完话后,周亚夫上台发布命令,把各个作战任务分配到各个将军中,众将士散去后刘彘的声音仍然在耳朵里回响,久久不能忘怀。
太史公曾在七王之乱战后拜访过当时在场的一些将士。当太史公问到当时还不是天子的刘彘都跟将士们说了些什么的时候,那些个将士们突然就激动起来,语无伦次的跟太史公说当时刘彘都跟他们说了些什么。
太史公虽然当时没有在场,但是从当事人的口中也能感觉到刘彘的天纵横才,让太0史公激动不已,朝着长安未央宫的方向大呼“陛下万岁”!
战前动员结束了,中军帅帐内,众将分座坐好,周亚夫坐在上座,窦婴栾布居右,韩颓当居左,刘彘坐在周亚夫旁边,谁让我们的小刘彘是皇帝的儿子呢,但上座也只能让周亚夫坐。刘启就让刘彘随军出征,做监军,自古监军就不是什么好差事,让士兵既怕又恨的人物。
因为监军不得干涉主将的决定,所以刘启就安排个这么个职位给刘彘,怕他不懂指挥周亚夫,那就真完蛋了。
“各位将军,朝廷只能为我们募集十万大军,陛下还有用兵防着北边的匈奴,长安周边的治安等,皇恩浩荡陛下尽最大的能力募集这么多的军队实属不易,可我们的对有五十万的军队,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的压力不轻呐,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叛军的劣势,他们由七国军队共同组成,谁领导谁这个问题由他们头疼去。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集思广益嘛。”
周亚夫还是知道头脑风暴的,不搞一言堂。
一个合格的统帅(对的,不是将军是统帅)会仔细听取别人的建议,并采取最优的。因为他知道打胜了最后的功劳是自己的,打败了罪也是自己的。
众人都陷入沉思,要以少胜多,已方如果正面刚的话要一个打五个,普通士兵可不是霍元甲陈真那样尼玛一个打十个,所以不能正面刚。
在皇帝面前提议大军团正面干的韩颓当也不说话了,他不是蠢货,相反能做名将的能有几个是蠢货的。
看大家都不说话,刘彘于是就直接想把后期周亚夫打七个诸侯王的那套说出来。
周亚夫此时还没有遇到赵涉,还没有更好的破敌之策。
历史上周亚夫跟景帝交了底,他知道吴楚军队战斗力很强,叛军人数也多,但一旦时间长就对自己有利。周亚夫主张先放弃梁国断其粮道,在用精兵奇袭。
周亚夫在灞上遇到赵涉,赵涉建议他再向右绕道进军以防中了叛军的埋伏。
最后周亚夫采取他的建议,从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雒阳,经过一番搜索之后果然发现有伏兵,把周亚夫给吓的一身冷汗,要不是听了赵涉的建议不说能不能击退伏兵,那些伏兵就能打的周亚夫个措不及,那可就是真的是出师不利啊。
刘彘装逼道:“太尉,各位将军,卑职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我认为现在是叛军士气最盛的时候,我们何不避其锋芒,他们又是长途跋涉,我们待其疲惫找准时断其粮道,排几路精兵分而击之。待我们扭转战局,以痛打落水狗之势便可破敌,我们眼前要注意叛军的伏兵,刘濞可能会在我们出关向梁国进军的途中埋下伏,所以我建议走蓝田出武关。”
嗯?
众将一脸惊讶的看着刘彘,在他们看来刘彘这个年龄就应该走狗斗鹰的时候,居然会有此等高见,不,是高屋建瓴般的战略。
简直不可思议……
周亚夫:“殿下不必自称卑职,陛下让殿下监军,那就请殿下认真监督我等,方才听了殿下的建议,实在是高。”
“绛侯过奖了,既然父皇派我来做监军以后绛侯和众将军们称呼我刘监军好了,不必称我殿下。行军打仗只讲军礼不论君臣,我不会干扰将军们的决策,但是我表达我的意见是没问题的吧?”
众人对刘彘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个皇子和其他的皇子好像不太一样啊。
周亚夫窦婴等同说:“如此太好了。”
周亚夫说道:“窦将军,栾将军负责平定北边,窦将军驻守荥阳,栾将军领兵出击收拾掉北边各诸侯的叛军,本官和韩将军南下以梁国在基点打断他们的粮道,待时成熟乘胜追击,为大汉收拾这么叛徒。”
众将道:“喏”
刘彘见帐中氛围不错,刘彘像后世的政委一样,开启高级政治思想宣传模式。
刘彘正色道:“看到诸位将军治军之严,用兵之神,刘彘替父皇感到高兴,父皇没有用错人呐。”
“殿下过奖了,此等是微臣应该做的。”
“还叫我殿下?”
“殿……刘监军谬赞了,为人臣的本分,食君之禄,替君分忧罢了。”
“此番,藩王叛乱大汉北边的世仇匈奴又虎视眈眈的,可谓是内忧外患,攘外必先安内。距离高祖被围白登山不过才过四十余载,各诸侯王就忘了此等血仇,为了攻击长安刘濞居然勾结匈奴,想给长安来个内外夹击,他们把高祖置于何地,高祖和先烈们打下的大汉江山他们居然想要毁了他,距离上次匈奴南下距离长安只有三百余里,可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长安虽然距离匈奴较近,但父皇和先帝们的态度就放在哪,不收拾匈奴誓不罢休。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尽快击破各叛军,减少黎明百姓的损失,恢复国力以防匈奴进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刘彘深情道。
“监军所言甚是,尔等定会尽力,请监军放心,陛下交给我们的任务定会又快又好的完成。”
众将满口保证,就差立正敬礼说保证完成任务了。
由于有刘彘这个小蝴蝶扇了扇翅膀,提前把历史上对付叛军的策略提前说出来,把伏兵都给拎出来,一下节省不少时间。
刘彘想着要是没有诸侯王叛乱自己这个便宜老爹会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家底,到时候胖揍匈奴的时候也更加得心顺点,毕竟有钱好办事嘛,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打仗最废钱了,耽误农民耕作,弄不好来年弄个饥荒就不好玩了。
史上也正是汉武帝用兵过多,太耗费钱粮,把国库打的干干净净的,匈奴是给打跑了。可你想想那都是些什么地方,草原,又不能让农民耕种,可不打吧,它老在那跳,还时不时还来骚扰你,何况,刘彘想着的并不仅仅是匈奴的那点草原。
他的眼光放的更远,西域各国当时可是富得流油啊,匈奴在被刘彘下的小弟揍的哭爹喊娘的,只能西征,用西征来稳定风雨飘摇的匈奴帝国。
在古代这个农业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指标,社会稳定人民富足,那会又没电视网络什么的,晚上只有造人玩,但婴儿的死亡率也挺高的,跟当时医学水平有关。
刘彘打上了占城稻的主意了,西汉北方还是以粟也就是小米为主。南方还是一片蛮夷之地,还未被开发,也就没有所谓的“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说。有了占城稻,在南方种植,人口应该能翻一翻吧,况且还有捕不尽的海洋资源,这可是西元前啊,海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像鲸的脂肪可以用来炼油,各种鱼肉也可以满足不少人的口粮。
还有那个开了挂的神奇国都——身毒(即现在的印度),那个地方面积也不小,就算没有什么资源,可人也是一种资源啊,汉家铺路造桥修宫殿不都得要劳工嘛,怎么能让我汉家儿郎做那种事?
今天自己的一番话让众将军刮目相看,以后我也勉强算军方的一份子,有了军方的支持,自己的腰杆子也硬些。
在太史公给刘彻写本纪的时候提到为什么刘彻能够治理好国家,带领这个国家积极昂扬向上,后世所谓汉唐精神就是“积极,乐观,自信,奋发”的那种大国精神。强者善待弱者,开疆辟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精神。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大汉每个个体,使他们每天都积极向上,安心做好自己,努力进取,哪个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
刘彘的的思绪飞远了,深深的叹了口气,任重而道远啊,并非自己一个人就能做的到的。
刘彘觉得那些穿越者穿越回古代,三两年就把大炮给捣鼓出来了,各种黑科技蹂躏周边各国,称霸世界什么的,不是胡扯嘛,哪有那么简单的,把古人的想的那么蠢,古人要是真那么蠢有些技术后世那么发达的技术不也没能做的到古人那个水平。
言归正传,当前扑灭叛乱才是正经事,历史上周亚夫用了三个月才搞定,既然自己已经知道刘濞的进军路线和想法为何不让自己来早点结束这场内耗呢。